中日古典文学中的复仇“女鬼”与“女幽灵”形象异同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ongzh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魂不死”的信仰广泛存在于世界各民族的早期发展阶段,然而不同民族基于这种信仰,对“死亡、灵魂”问题的思考肯定存在差别。中日原始灵魂信仰分别是促成“鬼”与“幽灵”产生的重要因素。文学世界中,“鬼”与“幽灵”的形象更是多姿多彩。在中日古典文学史上,有一系列以“鬼”和“幽灵”为题材的作品,其中“鬼”与“幽灵”被借来表现和反思现实生活,从而在两国文化领域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鬼文化”和“幽灵文化”。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女鬼”形象既具有古代理想女性的品质特征,又因为“鬼”的身份而个性鲜明。复仇“女鬼”形象既是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遭受压迫的客观反映,也展现出了女性独立的立世精神,并且随着其形象在古典小说中“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逐渐被赋予了伦理教化的意味。日本最早的“幽灵”形象脱胎于中国古典志怪小说中的“鬼”形象,出现在平安时代初期的佛教说话集《日本灵异记》中,其后的《今昔物语》中始见真正反映日本原始死亡观念的“幽灵”形象。复仇“女幽灵”形象虽然可以追溯到平安时代,但集中出现却在江户时代,“累”、“阿菊”、“阿岩”、“矶良”的故事被民间传说、歌舞伎、小说等文艺形式反复演绎,她们最终被塑造成了具体而丰满的形象,成为“日本古代社会幽灵的代表”。然而,日本的复仇“女幽灵”形象,从“存在模式”到“形象内涵”,都不能和中国的复仇“女鬼”形象同日而语。探寻中日古典文学中复仇“女鬼”和“女幽灵”形象的异同是本文重点,然而“女幽灵”形象在发展中受到了中国文学的影响,因此两者之间的联系亦不可忽视。笔者首先分析了差异的源头——中国的“鬼”与日本“幽灵”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对两者“发展与集中”、“内涵演变与内涵延续”的不同发展趋势特征,以及复仇方式的演变与内涵、选择倾向、评价等方面的异同进行了具体阐述。笔者认为中日古典文学中的复仇“女鬼”与“女幽灵”形象本身,就属于中日文化中诸多外表相似、本质相异的因子之一。两者虽然同为生前遭受欺凌,死后化为鬼进行复仇,然而作为一种文学形象,在其各自发展趋势、复仇方式中无不流露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究其本源,在于民俗宗教观念、复仇民族心理、中日社会历史发展状况的差异影响,因此笔者希望通过揭示这两种形象的异同,探求出基于中日文学、文化共性基础上的特殊性认识,加深对于中日文学、文化关系的理解。
其他文献
就业与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关系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性因素。在处理和调节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相应的社会管理政策和公共服务,为有效应对经济和社
时间地理学是结合地理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是一种从各种时空制约条件下人的行为研究入手、以全新的视角来解释人地关系的方法。作者在概括地介绍时间地理学的产生背景及方
结合数字微波、固定无线接入(M M D S、LM D S)、自由空间光通信(FSO )等技术的特点以及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发展,对移动通信基站中继接入中采用无线接入手段的应用情况做了总结。
<正>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的交往很频繁,明洪武三年(1370年)和水乐三年(1405年),政府曾两次向朝鲜赠送乐器和乐谱。朝鲜政府于李朝世宗十二年(1430年),派遣典乐黄植来中国考察
本论文对稀土发光材料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进展、学术见解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对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相关研究的新
消费是人的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人天生具有满足自己生存需要的消费权利。然而,人的消费需求是与欲望紧密相联的,欲望的无限性决定了消费需求的无限性。如何解决消费需求的无
在全球化时代的汉语学术界,比较诗学研究是中外文论走向汇通性研究所展开的主流方向,比较视域是比较诗学在学科研究上得以安身立命的本体,他者视域是比较视域构成的内在品质,
承用西方哲学本体论和本体这两个术语 ,使其转型到比较文学学科原理的建构中 ,在追寻一个相对完整体系的意义上来设问与回答“比较文学的本体是什么” ,这必然构成我们对比较
<正>民族乐器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自古至今到20世纪末,汉族、少数民族乐器已经有近千种。民族乐器是民族器乐的主要载体,而民族器乐与民族声乐构成了整个民族音
我国从2001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行自主招生以来,这一制度就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目前,试行自主招生的高校正在逐渐增加,招生比例也不断扩大。自主招生是高校选拔录取学生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