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治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三峡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laga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椹菌核病是影响果桑产量的主要病害,在全国各地的种植基地均有发生,发病率高达90%以上,给果桑产业造成了毁灭性危害,制约着产业的发展。目前生产上主要使用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进行化学防治,在生产上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桑椹菌核病田间防治中发现,随着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使用年限的增加,防治效果逐年降低;在室内的药剂初筛时,也发现了桑椹菌核病病原菌对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产生了抗药性。因此,本研究对重庆市万州区主要果桑园桑椹菌核病的病原进行分离鉴定,并开展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抗性风险评估,选用20种市售不同类型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进行室内及田间药剂筛选,对桑椹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同时开展家蚕安全性评价试验,以期总结一套桑椹菌核病化学防控技术,为生产中桑椹菌核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甘宁镇(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甘宁基地、冠丰村)、武陵镇石桥村及分水镇大地村等果桑园中采集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万州区主要果桑园桑椹菌核病病原菌以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为主。(2)采用区分剂量法对纯化鉴定的核盘菌菌株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29株菌株对甲基硫菌灵和多菌灵均产生了较高的抗性,对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的平均抗性频率分别达93.1%和100%。(3)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0种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所有杀菌剂对核盘菌菌丝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春雷霉素AS、80%代森锰锌WP、33.5%喹啉铜SC、0.4 g/ml嘧霉胺SC和3%中生菌素WP对核盘菌的抑菌效果较差,选用其余15种对核盘菌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4)对室内筛选的15种杀菌剂进行桑椹菌核病田间药效+家蚕安全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13种杀菌剂对桑椹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达90%以上,其中0.25 g/ml咪鲜胺EC 1500倍液、0.43 g/ml戊唑醇SC 2000倍液、40%腈菌唑WP1500倍液对桑树有药害,40%腈菌唑WP 1500倍液、50%啶酰菌胺WG 1000倍液等10种杀菌剂处理区桑椹农药残留量低于浆果中定量限或未检测出农药残留;30%吡唑醚菌酯SC 1500倍液和22.5%啶氧菌酯SC 1500倍液对家蚕具有较强的急性毒性。综合考虑,生产中宜优先选用50%啶酰菌胺WG 1000倍液、40%腈菌唑WP 1500倍液防控桑椹菌核病;也可选用10%苯醚甲环唑WG 1500倍液、30%吡唑醚菌酯SC 1500倍液、22.5%啶氧菌酯SC 1500倍液、0.25 g/ml嘧菌酯SC 1000倍液、20%吡噻菌胺SC 1500倍液、24%腈苯唑SC 1000倍液防控桑椹菌核病;在果叶兼用桑园不宜使用30%吡唑醚菌酯SC 1500倍液和22.5%啶氧菌酯SC 1500倍液。
其他文献
污水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副产物,当前污泥热解已经成为污泥处置最有前景的方式之一。为提高污泥热解效率,添加不同物质与污泥共热解是常见的方法。但添加物中有机颗粒所含N、S、Cl等对污泥热解产物中污染性气体释放的影响及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和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技术(Py-GC/MS),以污泥-稻壳(RH)共热解作为实验组,污泥-生物炭(BC)、污泥-粉煤灰(CA)作
学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获得必要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基本数学概念和数学推理的性质,掌握概念和推理的背景和应用,理解概念和推理中包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它们在学习中的作用,这些要求的提出进一步表明了数学史的价值。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已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之一,数学史是研究数学学科的发生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通过探索前人的数学思想,借以指导数学的进展。本研
学位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非常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最新版数学课标指出,小学阶段数学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含数感在内的十一种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将数感培养渗透于学习的各个环节。其中,作业是反馈学习成效,诊断学习问题,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亟需引入先进的教育理论,这样才能更具科学性、针对性地发展以数感培养为导向的作业方案。对此,美国教育学家杜宾斯基提出的APOS理论与我国当前减负提质下的作业
学位
“双减”政策提出,学校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同时要提升作业质量。而家庭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2022)》也提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校内外生活,精心设计多类型的作业,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即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在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性作业中体现。因此,非书面家庭作业作为“减轻学生负担,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良好平台,其价值逐渐凸显。作业设计是作业的起点,面对这一新的作业
学位
数学史是研究数学概念、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文化联系的一门学科。数学史是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若能够抓住恰当时机融入数学史,向小学生展示数学知识中的历史元素,不仅可以更接近数学的原貌,使数学课堂变得更有魅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数学思维,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从而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从19世纪中叶
学位
中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其文化根基具有鲜明的乡土属性。深邃厚重的乡土文化底蕴、丰富充实的农村生活经验、绵长深厚的农村情感,孕育了一批农村题材文学作家,诞生了一些经典之作。农村题材文学作品选入语文教材的历史由来已久,历次语文教材改动都不同程度地选编了一些较为经典或具有时代性的农村题材文学作品。由此可见,语文教材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农村题材文学作品的选编。课题以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
学位
农业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农业的高质量高品质发展对提高农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在城乡之间流动,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转变了以往由农业产量不足制约农业发展的情况。现如今居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居民追求更高质量、更多元化的绿色农产品,说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为提高居民幸福
学位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也是党的政治优势。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培养一大批具有坚定政治信仰、过硬政治素质、具有较高政治智慧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能否担得起“立德树人”这一重要任务,取决于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思政教育的实效又
学位
本文章着眼于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思路,以评价万州区乡村振兴的成效为线索,以进一步完善下一步的农村工作为主要目的,通过指标评价,寻找出2015年以来农村地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使全区乡村振兴工作取得更好效果,最终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后续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建议和政策支撑。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回顾了国内外已阅读、收集
学位
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增强免疫,降低血脂和血糖、延缓衰老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黄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药用价值上,而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黄精在食品开发少有报道。因此为了提升黄精的市场价值,本研究开发了一款黄精深加工产品。以期为企业鲜黄精的深加工及开发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以黄精多糖含量、还原糖含量、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以及外观和口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