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汉语基础知识的学习,更离不开对汉语文化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文化内容教学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对外汉语教材是汉语教学的重要依托,教材编写质量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汉语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选编情况也影响着汉语文化内容的教学效果,尤其在海外汉语教:学中,汉语教材对文化内容教学的重要性更加突显。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在澳大利亚塔鲁纳中学为期一年的教学实践,以《快乐汉语》(第二版)三册学生用书为例,对教材中出现的文化内容进行穷尽性的统计,然后结合数据分析教材中文化内容的选编特点。同时结合调查问卷考察学生文化内容的学习需求、学习效果,以及学生对教材中文化内容选编与呈现方式、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合访谈了解教师的文化内容教学态度、对教材中文化内容选编的评价以及对教学方法的个人偏好,以期为《快乐汉语》文化内容的后续编排和对澳汉语文化内容教学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引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和研究思路,并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梳理和总结了前人关于文化内容和《快乐汉语》的研究成果,为后面的研究论述提供理论基础。第三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快乐汉语》(第二版)三册学生用书中的文化内容进行了分类统计。在分类标准的选取上,本文综合了张占一、陈光磊、刘殉和卢伟的观点并借鉴了《国际汉语教师标准》中对汉语教师应具备的中国文化知识的论述。以此分类为基准对《快乐汉语》(第二版)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统计和分类,进而总结出教材中文化内容选编的特点。第二部分根据教材的编写体例梳理了《快乐汉讲》(第二版)三册学生用书中文化内容的呈现方式并分析了教材在文化内容呈现上的特点和不足。第四章分析了学生的问卷和教师的访谈结果。通过问卷了解了学生的文化内容学习需求、学习方式的倾向及他们对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呈现的文化内容的满意度,我们还通过对比前后两次有关文化内容掌握情况的问卷结果分析了学生的文化内容学习效果;通过访谈考察了教师的文化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的倾向以及他们对教材中文化内容选编的评价。第五章以第三、第四章的分析结果为参照,对《快乐汉语》后续的文化内容编排及对澳汉语文化内容教学提出了建议。第六章结语部分总结和重申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和观念并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