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PD--L1和FASN表达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kkev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位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其中约85%病理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精准医疗时代背景下,靶向和免疫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以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和以EGFR突变为代表的分子靶向治疗在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如何协调PD-1/PD-L1单克隆抗体与靶向、化疗、放疗等联合治疗是科研及临床工作者需要探索的问题。新的肿瘤治疗靶点及免疫联合治疗也是解决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耐药的一些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FASN与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相关,其相应的分子靶向药物也进入了临床试验。基础研究发现,在肺癌细胞系中,FASN可以通过TGF-β2/Smad2通路上调PD-L1的表达,两者呈现正相关的表达关系。本研究旨在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二者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关系,以及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4月26日手术切除的标本52例,对照组为癌旁正常组织40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标本中PD-L1和FASN的表达。  应用TCGA数据库下载获取非小细胞肺癌mRNA表达数据。应用SPSS22、R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个样本率比较应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生存分析应用K-M法,生存率的比较应用Log-rank检验,并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Cox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1.52例肺癌组织中,PD-L1<1%31例(59.6%)、1%-49%15例(28.9%)、≥50%6例(11.5%),阳性共有21(40.4%)例,4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7例,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阳性率比较:X2=5.592,P=0.018<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2例肺癌组织中FASN阳性24例(46.2%),癌旁正常组织40例中4例阳性表达,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间阳性率比较:X2=13.958.184,P<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PD-L1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均没有统计学差异,与患者临床分期有统计学差异(X2=4.648,P=0.031);FASN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指数、组织学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肿瘤分化程度(X2=4.161,P=0.041)有统计学差异。  3.TCGA数据库mRNA表达量数据和免疫组合检测均证实PD-L1与FASN表达无相关性。  4.PD-L1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中位RFS分别为26.0月和30.0月(X2=,4.615,P=0.032);FASN阳性组与阴性组的中位RFS分别为24.0月和30.0月(X2=,5.272,P=0.02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FASN、PD-L1、TNM分期为影响肺癌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1.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L1与FASN表达阳性者较阴性者有更短的RFS.  2.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PD-L1与FASN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D-L1的表达与患者TNM分期具有相关性,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分化程度无相关性;FASN与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与患者的性别、年龄、TNM分期、吸烟指数无相关性。  3.FASN、PD-L1、TNM分期为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及E3泛素连接酶Hrd-1、逆转运蛋白Derlin-1在胃癌中的表达及意义,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探究胃癌中Hrd-1及Derlin-1对于GLUT-1的调控机
我叫潘炜亮,高二时我加入了学校工业设计兴趣小组开始学习三维软件.之前我对三维就非常感兴趣,我看见数学就像见了无字天书一般,但看见图纸却完全相反,我十分享受把它们从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