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臭氧化降解糖蜜酒精废水的MO-SnO催化剂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蜜酒精废水是一种高浓有机酸性废水,因其色度高、化学耗氧量和生物耗氧量高而不容易处理。目前对于糖蜜酒精废水的治理主要有资源化治理和直接处理两大类型,但是这些处理方法各有利弊。本文尝试采用催化臭氧化处理糖蜜酒精废水。作为高级氧化技术之中的一个分支,催化臭氧化处理废水技术是一项正在兴起的绿色技术。这主要因为臭氧是一种无二次污染的高效氧化剂,对环境友好。 提高催化臭氧化效率的关键之处在于产生大量、持久的活性基团如·OH自由基,但其本质上涉及的是催化剂的选取问题。文中紧紧围绕高效催化剂的筛选、制备展开。通过催化剂筛选,发现采用NH<,3>·H<,2>O沉淀法制备的SnO<,2>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并采用过渡金属氧化物和碱土金属氧化物对其进行修饰改性。采用热分析、原位红外、吡啶.程序升温脱附(Py—TPD)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影响催化剂活性的原因。 热分析表明,催化剂活性与SnO<,2>去羟基化反应进行的程度有关。臭氧分子红外光谱的吸附与脱附研究显示,暴露于干燥空气制得的臭氧之下的NiO-SnO<,2>、Fe<,2>O<,3>-SnO<,2>、CoO-SnO<,2>和ZnO-Sno<,2>催化剂出现中毒现象。碱土金属氧化物修饰的SnO<,2>则显示了良好的脱附性能。吡啶吸附催化剂的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466001)、广西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合同编号:No.2004ZD01)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135015)外光谱显示,SnO<,2>和碱土金属氧化物修饰的SnO<,2>表面仅存在L酸,而催化剂NiO-SnO<,2>、Fe<,2>O<,3>-SnO<,2>与CoO-SnO<,2>表面存在B酸和L酸。Py-TPD表明,SnO<,2>表面存在四类酸中心,分别为物理吸附中心、弱酸中心、中强酸中心和强酸中心。由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的SnO<,2>中强酸酸量比例的增加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而这归因于B酸的存在。碱土金属氧化物主要起到了调变SnO<,2>各个酸中心酸量的分布比例及L酸强度的作用。BaO的修饰比例存在最佳值,低于或超过4:6(BaO:SnO<,2>)比例,均降低催化剂的活性。高温焙烧致使SnO<,2>和BaO-SnO<,2>催化剂的结构发生变形,SnO<,2>和BaO-SnO<,2>适宜的焙烧温度均为723K。延长催化臭氧化反应时间对提高脱色率有利。但反应进行8h的数据表明,BaO-SnO<,2>(4∶6)催化剂存在失活现象。催化臭氧化反应更适宜在废水的原始pH值下进行。脱色率随着臭氧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当空气流速提升至4L·min<-1>,由BaO-SnO<,2>(4:6)催化反应2h后,糖蜜酒精废水的脱色率达到了55.1%。
其他文献
宋元时期随着航海实践的空前发展,海洋地理空间认知中九州—四海的天下格局的知识框架逐步被航海实践突破和遗忘,在海洋地理认知上抽象的海向具象的洋的转变,海洋被以多种方式划分和命名为不同的洋。宋元对洋的划分和命名仍表现为区域性知识,但其基于航海实践的知识生成路径奠定了不同朝代、不同国家形成共同海洋知识和海洋观念的逻辑基础。在中国接受和融入世界共同海洋知识和海洋观念的过程中
调质热处理是指钢件经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的复合工艺,主要作为中碳钢或中碳合金钢的的预备或最终热处理。等温正火是在普通正火工艺上增加等温阶段,具有金相组织更均匀,变形更小的优点。目前主要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器齿轮、轴的预备热处理或要求不高的最终热处理。45钢具有工艺成熟、价格低等优点,在机械行业应用广泛。但45钢调质热处理有周期长、切削加工性不好、成本高等不足。某汽车零部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逐渐被重视,如何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直接关系到小学素质教育是否可以有效实施。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对策进行了探讨。
创业活动的有效开展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创企业的生存也因此备受瞩目。其新生劣势导致的寿命短,成长性不足等问题日渐凸显。对于面临奈特不确定性、不可预测性以及无法选择产出的新创企业而言,新创企业迫切需要更多资金注入和创业机会以谋求生存与发展,却往往因为信息不对称,收益不稳定而融资受限,低水平机会开发更会加剧这一现实状况。由此,新创企业如何在现实情境下谋求
近年来,随着航空业飞速发展,机场内鸟击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驱鸟手段存在效率低、成本高、时效性短等问题,现如今驱鸟技术又面临着机场飞鸟数量多、体积小、聚集情况复杂等众多挑战。本文主要进行机场探鸟系统中鸟类目标检测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机场飞鸟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时域变化滤波(TemporalVariationFilter,TVF
采用溶胶凝胶合成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LiMn2O4,详细研究了合成条件对产物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LiBr为Li源,乙酸锰为锰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尖晶石锂锰氧的最佳实验条件是:Li/Mn=1.05/2;合成时溶液pH=7.5;采用分段式升温,以8℃/min从室温升温到450℃,保温5小时;再以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到650℃,恒温12小时,然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对LiMn2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transferradicalpolymerizatin,ATRP)和在无机微粒表面接枝聚合物进行粒子改性都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前景。本文旨在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研究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lycidylmethacrylate,GMA)室温下进行均聚合和接枝聚合的规律。以2
  本课题在评价冷却、压缩、吸附、吸收四种除湿方式和分析与本课题相关的吸收式除湿方法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开展了以建立实验室规模的利用低品位热驱动LiCl液体吸收式除湿系统为目的,包括选择适宜的除湿剂,建立实验装置,开展实验测试,进行系统的计算机模拟,研究系统的实际操作参数与装置的传热传质性能,以及整个系统的总体特性为重点的研究方案。对整个除湿系统从传质推动力和工况要求的角度进行了模型化的工作
学位
作为一种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自然资源,CO的综合利用对全球环境和碳资源的开发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CO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当今热点问题.超临界CO的优良特性使之在超临界萃取、超临界反应等中有着广阔应用,而含超临界CO(SCCO)系统相平衡的研究对上述应用有指导性作用.因此该文对四个含SCCO的系统进行了高压相平衡研究.该文独创了国内第一套带石英可视窗的可变体积高压釜,利用霍尔探测仪实现体积的准确测量,
学位
本文从固定敏感物质的支持体系着手,探询研制了新的具有实用价值的氧传感器。文章一方面研究了将不同金属离子掺杂到硅胶上作为固定荧光试剂氯化三-钌Cl2的支持体系的氧传感器,研究了该体系对氧气的响应,同时采用化学镀方法在铜网上实现了SiO2的硅胶颗粒、金属镍Ni以及荧光染料Cl2的共沉积,通过对施镀工艺条件的探索和优化,得到Silica-Ni-P的复合化学镀层。研究表明,铜网有着很多细小的可镶嵌硅胶颗粒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