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共有两次跨国并购的浪潮。1999年中国政府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掀起跨国并购的第一次浪潮;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外资产大幅度缩水,中国企业逢低吸纳,掀起跨国并购的第二次浪潮。中国企业第二次跨国并购浪潮呈现了显著的特点:民营企业跨国并购频率越来越快;交易金额越来越大;区位选择越来越集中;并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并购目的越来越复杂。本文对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展开。首先,分别采用短期事件研究法、综合财务指标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获得了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短期绩效、长期绩效和并购效率。其次,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长期绩效的关键因素。在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方面,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并购公告日附近,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能够为股东创造财富。因此本文认为,中国企业实施的跨国并购活动能够被资本市场接受和认可。第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长期绩效,即企业的财务状况,在并购后的两年间没有改善,甚至出现了显著的下降。第三,在跨国并购发生后的两年时间内,跨国并购对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在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方面,本文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在并购初期,国家文化差异、能源与资源行业、并购企业资产规模、并购交易金额对企业并购绩效产生消极影响,但是从长期来看,这种消极影响会逐渐减弱,甚至出现积极影响。第二,国有企业的并购绩效较非国有企业好。第三,并购前经营管理绩效越好,管理者越容易产生“自大”情绪。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改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建议。本文认为中国政府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一,为跨国并购企业提供财政金融服务;二,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使其逐渐成为中国跨国并购的主力军;三,积极地推动双边投资协定。中国企业应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加强并购文化整合,使企业从文化差异中收益;二,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管理能力;三,选择恰当的目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