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面孔加工对社会生存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当代多元化的社会里,人们不仅需要跟本族人民交流,也需要跟异族人民交流。因此,对面孔加工的研究能使我们深入了解我们加工本族和异族面孔的不同并促进种族间的相互交流。以往研究发现人们在加工本族和异族面孔时,所采用的视觉扫描策略不同。我们称呼该现象为异族的视觉加工效应。尤其,对于中国人来说,在加工本族中国和异族高加索面孔时,相对于加工异族高加索面孔,他们更多地看本族中国面孔的鼻子,而相对于本族中国面孔,他们却更多地看异族高加索面孔的眼睛。但以往这些研究均没有探究这种异族的视觉加工效应的内在机制。本研究采用4个实验探究自下而上的面孔物理因素和自上而下的种族分类对本族和异族面孔视知觉扫描加工的影响。在4个实验中,我们都使用了Eyelink 1000眼动仪记录下了中国被试加工面孔时的眼动数据。实验1和实验2分别使用身份识别和种族判断任务探究面孔种族分类标签对面孔视知觉加工的影响。在实验3中,我们探究了更一般化的本组和异组分类对面孔视知觉加工的影响。在实验4中,我们操纵面孔所含的本族和异族面孔的物理成分,探究面孔物理成分的变化对面孔扫描加工的影响。结果发现:(1)与以往研究一致,中国被试在加工本族中国和异族高加索面孔时,相对于加工异族高加索面孔,他们更多地看本族中国面孔的鼻子,而相对于本族中国面孔,他们却更多地看异族高加索面孔的眼睛;(2)本研究没发现中国被试加工被分类为本族中国和异族高加索的种族两可面孔存在不同的视觉扫描策略。本研究也没发现更一般化的组内和组外分类影响面孔的扫描加工策略。(3)本研究发现随着所含中国面孔成分的增加(高加索面孔成分的减少),中国被试有倾向于更多地看鼻子和嘴巴区域的趋势,而有倾向于更少地看眼睛区域的趋势。这些结果说明,自上而下的种族分类不影响异族的视知觉加工效应,但是自下而上的面孔物理因素对面孔扫描加工具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