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稻飞虱中小尺度虫源分析及降落机制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省是我国重要水稻种植区域之一,水稻复种指数高。目前,水稻害虫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 虱 Nilaparvata lugens(Stal),因其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对我国水稻生产造成重大损失。08年以来,广东省稻飞虱为害面积不断加大,且广东作为境外虫源迁入的第一站,地理位置极为重要。目前,对于广东省稻飞虱中小尺度虫源分析及其降落机制的研究较少,对广东省稻飞虱迁入路径进行精细化研究有助于为我国农业生产以及稻飞虱预测预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总结了粤北、粤西稻区多年稻飞虱迁飞规律,基本明确了该地区稻飞虱的中小尺度虫源地分布,阐述了稻飞虱迁入的降落机制,分析了特殊气象因素对稻飞虱增殖暴发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1.粤西白背飞虱早期迁入的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分析通过分析粤西稻区多个站点(雷州、封开、高州、开平、信宜、阳春)2006-2014年3-6月白背飞虱灯诱数据,总结粤西早期白背飞虱迁入降落规律,结论如下:(1)粤西稻区3月白背飞虱迁入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老挝北部以及中部,泰国东北部,其中越南北部以及中部也可提供部分虫源;4月份白背飞虱迁入虫源地主要分布在海南岛,越南中部以及老挝中部稻区,少量来自越南北部以及南部,老挝北部,泰国东北部稻区;5月份白背飞虱迁入虫源地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两广以及海南岛,部分分布在越南、老挝以及泰国东北部;6月份白背飞虱迁入虫源地主要来自中国南部两广以及海南岛,泰国东北部,部分来自越南中部,老挝北部以及中部部分稻区;且粤西地区3-6月站点上空南风、东南和西南风占了很大的比例,这种风向条件十分有利于中南半岛以及海南稻区的白背飞虱迁入粤西地区。(2)粤西稻区地形复杂,通过对粤西地区雷州站点早期白背飞虱迁入降落的个例分析表明,降雨、低温屏障是造成该地区白背飞虱集中迫降的两个重要的影响因素。2.粤北晚稻褐飞虱田间种群动态与虫源分析利用轨迹分析平台模型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气象图形分析显示软件分析2011年10月中上旬粤西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结果如下:(1)粤北地区主迁期在9月上中旬到10月下旬;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江西境内以及粤北附近稻区,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北部沿海稻区。其中,两地的地形差异是造成虫源地不同的重要因素。(2)通过粤西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前期迁入加大了晚稻虫源基数,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田间短翅型激增以及后期褐飞虱回迁,进一步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3.台风过境对广东省稻飞虱迁飞动态的影响通过2011、2012年影响广东省稻飞虱迁飞的1111号台风"南玛都"、1208号台风"韦森特"对稻飞虱迁飞和发生情况为个例,结合台风发生期间广东省稻区稻飞虱灯诱虫情数据,结论如下:(1)台风"韦森特"登陆广东时,粤北沿海稻区受到偏南气流的影响,受该气象条件的影响,粤北沿海稻区的稻飞虱主要来自沿海附近稻飞虱扩散降落;粤西以及雷州半岛主要受到南风以及西南风影响较大,低空急流区多出现于越南中部,合适的风向和风速条件有利于越南中部地区稻飞虱远距离迁入雷州半岛以及粤西稻区。台风"韦森特"过境后,由于北方省份如江西、湖南、浙江、安徽早稻食料条件恶化再加之合适的风向条件有利用稻飞虱向南回迁进入广东;台风"南玛都"登陆之前,粤西以及雷州半岛稻飞虱可以借助合适的气象条件向北迁入粤北稻区;台风逐渐向西运动登陆福建沿海期间,稻飞虱又可以借助台风外围东南风,以及低空急流的输送,使得江西、福建、浙江的稻飞虱向南迁入粤西稻区;之后随着台风逐渐减弱向南转移,粤北稻区处于台风中心,迁入的稻飞虱主要来自粤北附近扩散降落。(2)台风过境前后,降雨或者风场切变是造成稻飞虱集中迫降的重要因素。(3)台风频发所创造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稻飞虱暴发成灾。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茉莉酸是一种植物激素,能够激活植物的化学防御,是植物的防御信号分子。茉莉酸不仅对植物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同时,可以作为昆虫自身解毒系统激活的信号。本研究选择斜纹夜蛾(Spodo
多年来,我部由于各施工部队高度分散、流动性大,党委全委会甚至常委会常因人数不齐开不起来。搞好会前个别酝酿,对于提高党委决策质量非常必要。为此,应把握的几个重点问题:
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已广泛应用到大田种植中。施加生物炭会影响植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性质,从而间接影响植食性昆虫。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目前在施用氮肥
期刊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昆虫特别是蛾类昆虫形成了高度灵敏的嗅觉系统,并以此感受外界环境中各种气味物质,从而做出相应的生理或行为反应,如寻找配偶、栖息场所以及躲避天敌等。
北京金都假日酒店情人节当晚推出“玫瑰物语”自助晚餐,浪漫、梦幻的紫色调餐厅,配上精致、丰盛的晚餐,精心准备的玫瑰花与巧克力加上您浓情的表白,将会成为您和爱人美好的回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