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村一幼”项目是四川省创新实施的重大教育扶贫工程,是针对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布拖、昭觉、美姑、金阳、普格五个深度贫困县的学龄前儿童,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化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工程。大凉山五个深度贫困县存在教学资源不足、设备设施不齐全、师资水平不高、缺乏实用的乡土教材等问题,学龄前儿童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了大凉山“一村一幼”教学点的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此问题,笔者将从自身专业角度出发,选取“一村一幼”项目具有代表性的昭觉县学龄前彝族儿童作为研究主体。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资料查询等方式对该县“一村一幼”辅导员学历、教学水平及学龄前5-6岁儿童的生活习惯、心理状况、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生活环境等进行调查分析,结合彝族文化、自然风貌、人文风情、教育及生活习俗,基于可复制性和规模化考虑,选定了绘本故事主题,角色年龄、性格,确定以手绘形式,卡通化风格作为绘本设计主基调,创作了通俗易懂且有一定普遍性教育意义的《阿措和她的好朋友》系列彝汉双语儿童互动故事绘本、绘本识读指南(也可叫辅导员用书)、学习卡及游戏卡等内容。通过以互动绘本为主的系列设计,力图以点带面,以故事主角识文读字作为突破口,采用彝汉双语学习国家通用语言,融合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语言障碍化解,潜移默化中发挥提升大凉山五个深度贫困地区彝族学龄前儿童教育水平的作用。绘本采用彝汉双语及低幼卡通化风格手绘,形式上具备较强的创新性,内容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设计专业角度提供了大凉山五个深度贫困县教学资源不足、设备设施不齐全、师资水平不高、缺乏实用乡土教材等问题的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文化扶贫的助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