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备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在环境、医药等领域,引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燃料电池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备构造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微生物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在环境、医药等领域,引起了普遍的关注。由于其传感特性受限于产电性能,因此,如何增强产电性能成为研究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关键要素。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主要取决于电子的传递速率,而电子从微生物传递至电极表面的阻力是影响电子传递速率的重要因素。阳极作为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直接与产电细菌接触的重要部件,其材料的性质与表面结构直接影响了细菌的吸附量、电子传递效率和氧化反应情况等,决定着微生物燃料电池的产电性能。本文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制备不同纳米结构材料修饰阳极,研究其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生物传感器用于抗生素检测。主要研究内容有:1.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ITO电极表面修饰聚电解质碳纳米管/聚烯丙基胺的盐酸盐,增大了电极的比表面积。实验结果表明,修饰后的电极明显提高了电池的产电性能,微生物燃料电池的电流密度由0.266μA/cm~2提高到3.87μA/cm~2,功率输出密度由4.63 m W/m2增加到5.98m W/m2,能够有效地促进希瓦氏菌电子传递效率。2.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在ITO电极表面修饰了碳纳米管/聚苯胺复合多层膜。研究不同修饰层数对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于(CNTs/PANI)12-ITO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比空白ITO电极电池提高了29.1%。3.构建基于(CNTs/PANI)12-ITO电极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生物传感器,以E.coli 25922作为传感接收元件,考察传感器对不同浓度庆大霉素的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最低检测限为0.25 m M。
其他文献
迪斯尼最近上映的动画电影《寻梦环游记》已收获7亿的票房记录,而迪斯尼以往的动画电影,其票房记录也是一直居高不下,而且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电影院里座无虚席,不仅是其剧本
目的: REIC基因可能是一种新的抑癌基因,据报道在非小细胞肺癌、肾癌中呈现低表达或不表达,但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仍未有报道。本研究应用荧光定量-反转录酶反应的方法对肝癌及
用非等温热分析法研究了莫来石单相胶前驱体的结晶动力学,采用 XRD、TEM和27 Al-NMR 分析了前驱体向莫来石转化的微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前驱体在950℃开始形成莫来石晶体,
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是细胞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糖蛋白,目前仍是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
<正>目的:比较标准化经点刺液(ALK)与本科自制的抗原点刺液之优劣,为抗原标准化打下基础.方法:在本科门诊病人中随机选择98例,分别在同一患者身上行标准化点刺液及本科粗提液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起仔猪腹泻的重要原因,而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众多,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有很大差异,且不同地区分离株耐药性也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围绕某一特定地区进行大肠杆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成形肺叶切除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二科2016年4月-2018年3月63例行胸腔镜下支气管袖式切除
<正>近几年,CO2排放量急剧增大,温室效应加剧。因此,CO2捕获备受人们关注。为此,研究者开发了多种固体吸附剂用于CO2吸附[1,2]。这些固体吸附剂中,有机胺改性固体材料由于具
今年的5月12日,是汶川地震三周年纪念日。三年中,人们祭奠亡者;三年来,人们更激励生者。在"三年重建,两年完成"重建新汶川同时,人们也一直在从各个方面、各个层面反思大灾带
县级物价部门处在农村价格监管第一线,直接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如何发挥职能作用,为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安徽省霍邱县物价局结合“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创新思维,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