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选择性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arterial chem oem bolization TACE)是肝癌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如何更好的提高TACE的疗效,减少其治疗后的复发和转移,一直是肝癌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肿瘤组织中最重要的血管生成因子,不仅与肿瘤血管发生、增殖有关,而且直接参与其浸润和转移。另外,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水平也是影响患者术后存活的重要预后因素(P=0.001 2);许多实验已经表明,VEGF与MVD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目前认为肿瘤的增殖和转移依赖于血管新生。所以,TACE术后VEGF及MVD的变化直接影响了TACE的治疗效果。目前,中药抗血管生成的研究已成为当前中药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肿瘤的研究尤为突出。β-榄香烯(elemene)是从中药温莪术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肿瘤药物,具有很强杀灭肿瘤细胞及抑制肿瘤生长作用2。本实验通过对兔Vx2肝癌模型经动脉灌注β-榄香烯来进一步探讨β-榄香烯在介入治疗经动脉给药途径下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的疗效。方法:建立兔VX2肝癌移植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6只生理盐水2ml 10min);治疗组:B组(7只碘油单纯栓塞0.5ml 10min),C组(7只β-榄香烯冲击灌注50mg10min),D组(7只β-榄香烯持续灌注50mg 5hour),E组(7只碘油0.5ml+β-榄香烯50mg栓塞灌注10min)5组。经股动脉插管,导管头置于兔肝固有动脉,分别按不同分组给予栓塞灌注治疗。实验兔死亡后解剖取肝脏及肝内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量各组VEGF及MVD的表达。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检测其表达,免疫组化染色按试剂盒说明进行。采用半定量计数方法统计结果;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 MVD)采用CD31单克隆抗体稀释度1:50染色,在低低倍镜(40x)下观察每例切片中3个血管密度最高区即所谓血管热点区,再在400x视野下计数3个视野被染呈棕色的血管数,取其平均值为MVD值;对各组VEGF及MVD数值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分析,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镜下观察显示VEGF阳性细胞为胞浆或胞膜均匀的棕黄染色。肿瘤组织的血管内皮细胞为棕黄染色,瘤灶内微血管染色部位主要出现在邻近坏死组织的边缘和肿瘤的边缘。单纯应用碘油栓塞组的MVD对比其他各组均有明显升高,并具有统计学差异。而β-榄香烯持续灌注、灌注组MVD值略有减低,但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碘油加β-榄香烯组MVD略有升高,但这种些许差异与A、C、D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单纯的碘油栓塞组VEGF值有明显升高;β-榄香烯持续灌注、灌注组及碘油加β-榄香烯组的VEGF表达分数较盐水对照组有增加,经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榄香烯与碘油栓塞联合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肿瘤血供,并避免新生肿瘤血管形成,从而减少TACE术后转移及肿瘤复发的发生,提高介入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