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子期传说圈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b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牙子期传说作为湖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流传不息。它不仅是极具东方气质的中国传说,也是荆楚大地上卓然盛开的一朵奇花。高山流水遇知音,传说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始终氲染着大江两岸的人文传统。论文主要以蔡甸、汉阳地区伯牙子期传说为考察对象,在整体结构上坚持历史的系统与地域的系统相结合的研究范式,全面地梳理伯牙子期传说在长期发展中所呈现的文化形态,展现其在不同文化空间中的传说圈面貌。第一部分,阐释传说圈理论,评述当前传说圈理论的价值与局限,并以田野调查为基础,运用传说圈理论将伯牙子期传说置于微观空间内进行研究,分析了湖北蔡甸汉阳地区、浙江海盐县、湖北石首市、安徽固镇县、山东泰山五个传说圈的结构特点、讲述风格及其文化内涵。揭示出不同传说圈由于其不同的地理人文环境,呈现出迥然相异的特色。第二部分,讨论伯牙子期传说的流变与传说圈的形成。论文运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揭示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伯牙子期传说的不同文化形态,这些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正是传说本身强大张力的重要体现。传说发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为当代传说圈的形成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以蔡甸汉阳传说圈为核心进行细致地描述和分析,通过田野调查,该传说圈内的传说围绕钟子期墓、琴断口、古琴台等核心纪念物,形成村落、社区、景点三种不同的风格特征,从而演变成具有城镇化过渡性质的三个小传说圈,传说讲述主体也由此发生改变。在当代中国,伯牙子期传说圈整体上呈现出一个多层级的空间结构,不同层级的传说圈具有不同的人文特征,从而可以多维度、多侧面清晰地展现传说的状态,挖掘传说更深层的文化内涵。蔡甸汉阳传说圈支撑着整个层级结构,因而处于中心地位。第四部分,讨论传说圈的文化态势。伯牙子期传说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着静态稳定的因子,也有着动态运动的转移,而传说圈中人们浓厚的知音情结成为促使伯牙子期传说一直“活在人们心灵之上”的强劲动力和文化源泉。结语部分,总结了伯牙子期传说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发展现状,进一步阐释多层级的传说圈研究对于立体描述和呈现传说风格的重要意义。重申伯牙子期传说的当代研究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传说的传承与发展进行较为深层的思考。
其他文献
全球IT服务外包市场持续升温,当前,金融行业是全球外包服务最大的市场之一,IT服务外包业务在金融领域获得了迅猛发展,发展前景良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金融行业的一个特殊
为探究成熟期烤烟对环境胁迫的响应规律,以云烟87为供试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湖南烟区烤烟生育后期的高温强光胁迫,分析不同光温胁迫对成熟期烤烟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形成性评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估,其积极作用已被众多学者所认可。本研究在英语本科专业开设的《英语报刊阅读》课程中引入形成性评估体系,通过实证研究
连读变调是音节进入语音链后出现的音变现象,它在语音层面与音步、重音、语调直接联系,在语义语法层面与特定语义、词类和短语结构相互关联。语法和语义最终要通过语音的形式
酵母培养物(Yeast Culture, YC)是酵母菌经特定工艺发酵后获得的产品,其主要成分是酵母细胞及其代谢产物。YC中含有大量寡糖、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有机酸、维生素、酵母来
本文以北涼曇無讖譯《菩薩地持經》(十卷本)、劉宋求那跋摩譯《菩薩善戒經》(九卷本與一卷本)、唐玄奘譯《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五至卷五十)三部同經異譯佛典爲研究對象,在對
作者首先介绍了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思想:即通过一系列的反馈矫正程序,使至少80%的学生都达到传统教学情境下20%优等生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掌握学习策略的时间变
当前以自上而下的方法通过使用光刻和其它技术来实现硅基电子计算机元件的微型化。但是随着器件尺寸的逐渐减小(<100nm),面临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多,比如成本、耗散热、电流泄漏等。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教师质量是良好教育的保障。因此,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很重要。通过问卷、访谈形式,探究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本科课程与教学现状,结果
相比有体物而言,版权重复交易即"一女多嫁"中善意第三人的保护更为棘手。版权的自动产生和权利登记公示的缺乏、权利归属的复杂性都给版权交易中权利人识别增加了变数和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