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2P(peer-to-peer)网络借贷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是大数据时代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新产物,近几年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由于国内P2P行业发展时间较短、行业监管缺失、征信体系不完善等原因,使得P2P网络借贷行业在不断繁荣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发展初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平台诈骗、非法集资、“跑路”等事件频出,P2P行业风险逐渐暴露,网贷平台面临严重的信任问题。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投资者都迫切期望监管部门对P2P平台加强监管,同时也期待专业、权威的第三方评级机构对当前鱼龙混杂的网络借贷行业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一方面投资者能够通过第三方评级机构得到专业的投资指导意见,另一方面平台也能够借助外部评级提高自身的信用水平及知名度,因此P2P网络借贷评级对推动网贷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梳理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出发,以信息不对称理论、投资者有限关注理论为基础,探究第三方评级对P2P网络借贷平台成交规模的影响。从理论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信用评级行业产生与发展的根源,尤其是伴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投资者所处的外部环境信息庞杂,信息筛选的成本高企,上述背景下投资者又往往呈现出一种有限关注的特征,而这又进一步加深了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的程度。第三方评级机构凭借专业化的信息搜集、整理、筛选,有助于缓解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交易带来的风险。理论上来说,评级对平台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平台成交规模反映出来。如果投资者确实将评级结果作为投资依据之一,那么信用评级越高的平台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平台成交规模就越大,这也就突显了评级对网贷市场巨大的影响力。同时,政策的冲击同样具有一定的作用力,网贷评级属于市场的自发行为,在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背景下,评级对市场的约束效力有限,而相关政策的出台,能够进一步提高评级的市场认可度,并对平台形成正向的激励作用,因此,对于评级越高、排名越靠前的平台而言,政策的出台越有助于其发展。从实证角度来看,本文借鉴了 Hartarska、Nadolnyak(2007)研究评级与MFIs融资规模关系的方法,基于2016年1-12月100家网贷平台的动态面板数据建立模型,并以网贷之家和网贷天眼两家评级机构为例,研究第三方评级对平台成交规模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评级对网贷平台成交规模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平台排名越靠前、评级得分越高,平台成交量越大。而不同评级机构发布的评级报告的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网贷之家的影响力更大。文章还分析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这一政策出台的影响,认为政策的冲击增强了评级对成交规模的作用效力,对于那些评级越高、排名越靠前的平台而言,政策的出台越有助于其发展。为推动我国P2P网贷评级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上述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网贷评级行业的现状,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及监管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网贷评级体系,加快推进我国信用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