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K1/STAT3探讨针刺“环跳、阳陵泉”对坐骨神经痛大鼠镇痛机制研究

来源 :辽宁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763057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行为学、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三个维度,对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疼痛展开机制探讨。通过对热痛阈值的测算、损伤段坐骨神经的染色分析及血清和神经损伤标志物的表达,探索针刺是否能够激发SOCS1抑制疼痛信号的传导,进一步观察JAK-STAT信号通路相关的蛋白表达在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探究“担截”理论在治疗坐骨神经痛中的理论意义。材料与方法:1动物实验1.1动物分组SPF级SD大鼠共32只,随机进行分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环跳常规针刺组、天星组,每组8只。1.2实验模型制备适应性喂养7天后开始造模,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制备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疼痛模型均采用经典钳夹损伤致痛法。并于造模24小时后(开始干预之前),对模型成功与否进行评价,选用“大鼠足印迹”结合热刺痛仪的方法综合对4组实验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1.3各组干预方法造模24小时后,观察大鼠有无异样,并着手开始进行针刺治疗。(1)空白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正常饲养。(2)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正常饲养。(3)环跳常规针刺组:用一次性尼龙扎带将SD大鼠固定在网格盖上,待大鼠稳定对造模同侧的环跳穴进针治疗,选用针具为华佗牌φ0.18*33mm,针刺深度为9-11mm,单手指切法直刺进针,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治疗时间为20min/次,连续治疗14天。(4)天星组:用一次性尼龙扎带将SD大鼠固定在网格盖上,待大鼠稳定对造模同侧的环跳穴以及同侧的阳陵泉穴进针治疗,穴位选取依据马丹阳“天星十二穴”,选用针具为华佗牌φ0.18*33mm,其中环跳穴针刺深度为9-11mm,阳陵泉穴针刺深度在4-6mm,两穴均单手指切法直刺进针,采用平补平泻的针刺手法,治疗时间为20min/次,连续治疗14天。1.4取材和指标检测针刺干预结束后的第二天,即取材前,对治疗后各组所有实验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进行评价。(评价方法同造模评价方法,SFI、PWTL)大鼠麻醉成功后首先腹主动脉取血,ELISA检测离心后血清中的SOCS1、IL-6。取血后摘取因造模损伤的坐骨神经段每组各4条放入4%多聚甲醛中固定,另外4条装在EP管放入-80度冰箱冷冻存放待进行下一步检测。损伤段坐骨神经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超微观察,再通过IHC法观察该组织中的JAK1、STAT3、p-JAK1、p-STAT3蛋白表达。最后,应用SPSS软件对所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大鼠坐骨神经运动功能结果钳夹法造模后(除未参与造模的空白组)各组大鼠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显著下降(P<0.01)。经过14天治疗后,虽未恢复正常值,但与模型组比较,环跳常规针刺组和天星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皆显著上升(P<0.01),天星组的上升程度高于环跳常规针刺组(P<0.05)。2.ELISA法对血清中SOCS1、IL-6的检测结果与空白组血清中SOCS1含量比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空白组血清中IL-6含量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相比模型组血清中SOCS1,环跳常规针刺组和天星组显著升高(P<0.01),天星组高于环跳常规针刺组(P<0.05);相比模型组血清中的IL-6,环跳常规针刺组和天星组显著降低(P<0.01),天星组低于环跳常规针刺组(P<0.05)。3.ELISA法对损伤段坐骨神经中JAK1、STAT3的检测结果与空白组坐骨神经中JAK1的表达进行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相比模型组损伤段坐骨神经中JAK1,天星组降低(P<0.01),天星组低于环跳常规针刺组(P<0.05)。同空白组坐骨神经中STAT3的表达进行比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相比模型组造模段坐骨神经中STAT3,天星组降低(P<0.01),天星组低于环跳常规针刺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各组大鼠坐骨神经HE染色结果空白组神经雪旺细胞完整,髓鞘及轴突排列整齐,神经纤维连贯;模型组髓鞘结构变形、神经纤维紊乱且有无髓神经纤维的出现,雪旺细胞不完整;环跳常规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髓鞘结构有所恢复,但排列松散,有少量完整的雪旺细胞,神经纤维数量增多;天星组较环跳常规针刺组神经纤维结构较为完整,可见髓鞘厚度相对均匀,有髓神经纤维增多以及大量雪旺细胞增生,轴突生长良好。5.各组大鼠坐骨神经中JAK1、STAT3、p-JAK1、p-STAT3免疫组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受损神经中的JAK1、STAT3、p-JAK1、p-STAT3。观察图中阳性表达为棕褐色,主要出现在胞浆内。若无明显着色则为阴性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p-JAK1、p-STAT3活性状态明显;将环跳常规针刺组同模型组进行比较时,环跳常规针刺组中JAK1、STAT3、p-JAK1、p-STAT3的阳性表达减少,但不及天星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针刺“环跳”穴能缓解坐骨神经疼痛,加快神经结构的恢复从而改善神经运动功能及传导功能。但效果不及天星组“环跳、阳陵泉”并用。说明针刺单一穴位能够减轻疼痛,但结合同一经脉上的经验要穴组成穴对则效果更为显著。2.针刺可激发SOCS1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的传导;抑制JAK1、STAT3的磷酸化,进而减轻疼痛感觉,治疗坐骨神经疼痛。3.针刺能够降低血液中的炎症因子IL-6的含量,抑制炎性反应从而减轻疼痛,加速神经修复建设。4.坐骨神经痛可减轻大鼠体重,致大鼠精神萎靡,影响大鼠食欲,抖腿舔足等动作较无疼痛时频繁。
其他文献
<正>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2022年10月12日,位于地球之上420公里高空的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28000公里的速度飞越北京上空。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任务的意大利女航天员萨曼莎引用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来表达自己的飞扬心绪,此举引发热议。从王羲之到萨曼莎,从会稽山阴之兰亭到国际空间站,时间和空间有异,但“共鸣”
期刊
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及对神经发生相关的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活化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思路提供新的实验支撑。材料与方法:55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
学位
城市住宅小区的规划与建筑融入了更多的生态化设计要求。这是个复杂的、多学科共同合作过程,其过程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住区生态设计要求建立一定的原则及评价标准,从理论和政策、设计原则、设计现状和优化策略四个方面进行解析,构建系统化的生态人居环境。
期刊
基于现代化发展背景,在我国各地区高层建筑施工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的当下,为给居民提供满意的居住环境,做好高层建筑设计环节十分必要。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生态建筑学普遍运用于设计中,体现了可持续性及现代化的设计手段,能够提高高层建筑设计水平。基于此,该文探讨了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建筑能源效率、环境友好性和人类健康的影响,以为高层建筑设计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期刊
生态学与美学有机结合形成生态美学,此学科实际上是从生态学的宗旨方向研究美学问题,研究者将生态学的重要观点吸收到美学中来,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美学理论形态。生态美学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当代存在论美学。文章从生态美学中的生态自然美、生态技术美、生态人文美、生态人格美、生态本真美五方面探讨了如何从造型、结构、色彩、意境、光影等方面,提升竹建
期刊
建筑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因民众对居住环境要求变高,国家提出新的政策,迫使设计人员必须在绿色生态建筑发展中,调整设计观念,基于生态理念研究城市住宅设计工作,改善住宅建筑设计参数,降低建筑能耗量,规避材料无端浪费的问题。本文介绍生态建筑的概念,提出因地制宜、以人为本、集约化、环境保护等设计原则,最后总结现代住宅设计中住宅建筑设计生态理念的应用内容。
期刊
在压电片上连接独立的分流电路,并周期性地粘贴在被控结构表面形成压电分流阵列结构。压电分流阵列融合压电分流阻尼技术和声学超材料带隙特性,不仅具有压电分流阻尼技术的附加质量小、易于调节以及不改变被控结构的动力特性等优点,还可以通过周期结构的带隙特性来抑制弹性波的传播从而达到减振的目的。压电分流阵列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局域共振带隙的调谐,但存在局域共振带隙窄、衰减能力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
学位
为解决生态节能建筑设计中对生态节能建筑的理解过于片面、缺少实践等问题,本文结合生态节能设计的意义进行分析,遵循一体化、实用性等原则,了解生态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基于此,文中提出节能采暖设计、照明设计等应用措施,以期为生态节能建筑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期刊
期刊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