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放站网管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电信业的飞速发展,各大电信运营商都相继建起了自己的网络。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中,为了填补基站覆盖不到的“盲区”,各种类型的直放站设备被越来越多的应用。由于其分布区域较广,位置大多比较偏远,在目前没有统一监控系统的情况下,直放站是整个通信系统中的孤岛。在网络应用十分广泛的今天,如果仅仅靠原来网管人员的亲力亲为、现场维护和人工排查是远远不能满足网管的要求的。因此,如何利用目前的硬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建立一套完善的直放站网管系统显的尤为重要。通过建立完善的网管系统,可以对各个站点进行远程参数设置,并监测其工作状态,能够及时发现甚至预知设备的故障,对故障的处理将变得十分轻松,效率也大幅提升。在现有硬件的基础上,利用网络通信技术,建立一套完善、安全、功能强大的网管系统。此系统应具有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能够兼容不同厂家的直放站,同时应具有拓扑管理、工程管理、资产管理、历史数据分析等功能,对直放站设备的管理真正实现智能化的监控。   本论文首先详细分析和研究了电信网络管理标准TMN,直放站网管需要纳入TMN范畴,必须严格遵循TMN标准;第三章在分析目前直放站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系统的具体实现。重点介绍了特点、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模块。架构以及功能模块都是严格符合前面介绍过的TMN标准,可以纳入统一网络管理平台,提供丰富的标准接口。对于本系统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内存池管理和IOCP技术,论文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分析和实现,这也是笔者在实现该系统过程中所涉及到具体工作内容。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所描述的系统已经成功应用在国内多个直放站网络管理平台中,服务性能良好。  
其他文献
近地层臭氧(O3)浓度的不断升高与大气氮(N)沉降水平的迅速加剧严重威胁着全球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发展。过去几十年来,分别针对O3浓度升高、大气N沉降的树木胁迫效应
本研究以6种林分类型(40年油松人工纯林、40年油松间伐人工纯林、60年油松人工纯林、80年油松人工纯林、40年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40年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6种林分类型的土壤进行分层采样分析,得出不同林分类型土壤理化生物性质状况,包括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全氮、有机碳、铵态氮、硝态氮、速效钾、有效磷、微生物生物量碳、氮10种指标,并依托不同的类型对其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
利用噬藻体(藻病毒)和溶藻菌等微生物控制威胁水体生态安全的水华蓝藻,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生物控藻方法之一。因此,本文围绕噬藻体PaV-LD(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isolated f
本课题来源于某湖态航行系统,为了采集、记录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多路模拟信号及数字信号,并在飞行结束后进行数据的回收和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采编存储器。采编存储器由接口调
铜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植物中,铜离子参与光合作用、氧化磷酸化、活性氧清除等许多重要的生物学过程。因此,维持铜离子平衡对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至关重要。铜离子转
糖尿病是广泛发生的代谢紊乱疾病,其中90%为Ⅱ型糖尿病。骨骼肌的胰岛素抵抗被认为是Ⅱ型糖尿病的显著特征之一,骨骼肌中堆积的过量脂肪酸可能阻碍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线粒体是
3.简洁奇险的构图八大山人绘画的构图是极具个性的,不管是花鸟画还是山水画,我们都可从中感受到构图的“简洁”、“缜密”、“奇险”。这种独特的构图,无疑也深化了八大山人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多媒体系统的应用更是渗透入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游戏、教育、娱乐、艺术、通讯等等。与单纯的文本、语音等信号相比,多媒体信号的传输和处
“一带一路”合作计划提出开展多层次、 广泛的国际教育,鼓励沿线国家之间的教育合作,每年向沿线国提供1万个中国政府奖学金名额,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带来了历史机遇.本文
芯片毛细管电泳作为生物组分分析的有效方法,已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临床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在芯片毛细管电泳分析中,需要在生物芯片的多个溶液池内施加高压,并通过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