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内表面碾磨及冷轧20钢的微观结构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梯度纳米结构因其独特的变形行为和优越性能成为材料科技的前沿热点。利用表面塑性变形可在金属材料板材、棒材外表面和管件内表面制备出梯度纳米结构。表面塑性变形特别适合研究塑性变形的结构演化规律,一方面,沿深度呈梯度分布的组织结构直接地对应了变形的程度,另一方面,表层大应变、高应变速率和高应变梯度还使结构细化突破了传统塑性变形的细化极限。利用表面塑性变形在具有广泛应用背景的低碳钢表面制备梯度纳米结构,势必可优化其表面性能并对其整体的服役行为有益;另外,还可以系统研究典型的具有先共析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复相金属的塑性变形结构演化规律和晶粒细化行为。因此,本研究选择含碳量为0.2 wt.%(20钢)的低碳钢管为研究对象,利用课题组研发的管件内表面机械碾磨技术(PISG)制备梯度纳米结构。详细表征不同深度的变形结构及硬化效果并与传统冷轧(CR)对比揭示塑性变形结构演化规律。获得如下研究结果:1)120μm压下量1道次PISG在20钢中获得了约70μm厚的梯度纳米结构和约1.5-2 mm厚的变形层。先共析铁素体被细化至20nm,硬度由150HV被提高至450HV以上;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片层分别被细化至21nm和11nm,硬度由290HV被提升至600HV以上。2)揭示了PISG 20钢中的结构演化过程:先共析铁素体:位错运动重组形成位错缠结、位错胞、延展位错结构,然后发展成为超细层片结构,最后形成纳米层片结构;珠光体:粗大铁素体、渗碳体层片的变形、细化、渗碳体层片的分裂形成超细珠光体层片最终转化为纳米珠光体片层。3)轧间充分水冷促进了20钢轧制细化及强化效果。80%轧制可将先共析铁素体的层片厚度减小到127nm,将硬度提升至350HV,将珠光体中铁素体和渗碳体层片厚度分别减小到63nm和24nm,将硬度提高到410HV。4)冷轧变形中,20钢中先共析铁素体形成超细层片结构,随着压下量的增加,层片厚度减小;珠光体形成粗大层片、弯曲层片、精细层片和不均匀层片结构。随着压下量的增加,粗大层片比例降低,精细层片比例提高。
其他文献
地图综合是地图制图和多尺度空间数据变换的核心与关键技术。20世纪60年代以来,数字地图数据的自动综合研究逐渐展开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囿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限制,地图综合的智能解决方法虽有不少成果,但距离真正的智能化、实用化仍有一定的距离。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诸多研究领域并取得显著成效,地图综合的智能化研究也有诸多新的尝试。首先,在归纳自动地图综合研究模式的基础上,阐述了智能地图
大型筒节热轧成形技术以其流程短、能耗低、高精密、高效率生产等诸多突出优点而备受重型装备制造领域关注。作为一种新式大型筒节锻件成形技术,其还存在很多关键难题亟待解决,轴向跑偏就是其中之一,该问题严重影响了轧制过程的稳定性与产品质量,制约了此项前沿技术快速走向市场化。因此,研究大型筒节轧制轴向跑偏规律、揭示其跑偏机理以及在当前设备的基础上从工艺控制方面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本文根据某重型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冷轧薄板的用量越来越大。我国自主研发的八辊轧机因其刚度高、投资少、建设周期短的特点受到了相关民营钢铁企业的青睐。与四辊或者六辊机型的轧机相比,八辊机型的轧机由于开发时间较短,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主要偏重于摩擦系数、压下控制、辊型配置等方面,而对板形研究方面则较少,板形参数的设定主要依靠操作工在线试轧探索,缺乏理论支撑,板形控制精度及稳定程度往往不佳。为此,本文将以某冷
随着二次冷轧产品需求量不断增加,用户对产品质量和品种多样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提升二次冷轧机组材料变形范围内的稳定轧制能力从而开发并生产新用途产品已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在实际生产中,变形量较小时前滑值、轧制力偏小,并且极易出现打滑、跳动现象,导致轧制不稳定;而变形量较大时轧制力及前滑值偏大,轧制不稳定。这严重阻碍了二次冷轧机组新用途产品的开发与极限规格下的稳定生产。为拓展DCR材的变形范围,提高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冷轧板带材在汽车、家电、食品包装、建筑、国防及航空航天等技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板带生产工业获得迅猛发展,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冷轧板带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平整作为冷轧板带生产过程中最接近成品的一道工序,在改善带钢板形质量、提高产品机械性能、控制成品表面粗糙度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了冷轧带钢平整轧制过程中的板形计算模型,结合某钢铁企业1420双机架平整机组的设备
金属叠层复合材料能够在综合各组元金属性能特点的同时兼备多种材料的优异性能,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于材料性能越来越高的要求,真正做到了优势互补,故其广泛应用于机械、航空航天、电子、医疗等高新技术领域。因此研发性能更优异的金属复合材料和改善现有的生产工艺都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尽管金属叠层复合材料有着诸多优势,但金属叠层复合材料在冷轧过程中,由于各复合层的材料性能不同,在实际轧制过程中发现,由于变形的不协调会
钛钢复合板兼具钛材耐蚀性及钢材强韧性,广泛应用于各种化学反应容器、热交换器材料、电厂脱硫烟囱等筒形零件。由于钛钢双层复合板组元金属性能差异,卷制过程中通常根据板坯回弹经验和样板检查结果,不断调节上辊下压量及侧辊进给量获得所需筒体尺寸,严重限制加工效率及卷制精度。本文围绕侧辊直线式四辊卷板机卷制钛钢复合板工艺过程,开展辊弯成形过程钛钢复合板弯曲协调变形机制及辊弯工艺理论研究,揭示四辊辊弯过程中钛钢复
中国金融科技对东南亚国家的技术输出经历了探索发展、野蛮生长到规范发展的阶段,在优化当地金融结构、发展普惠金融方面成效显著。然而,以支付结算和小额信贷为主要载体的出海模式具有领域失偏和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暴露出金融创新深度有限以及与监管科技冲突加剧的矛盾。结构性失衡的主要原因在于未能有效移植金融科技所需的配套制度,桎梏了制度自我修复和深度变革的能力。中国金融科技的对外输出应当补强金融伦理的价值缺位,从
楔横轧工艺是一种适用于阶梯轴类零件的先进精密成形技术,主要应用于精密制坯和为模锻件进行体积分配。在全球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内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精造”转变的背景下,楔横轧工业也需要向精造方向发展。本文借助于Simufact有限元软件作为辅助工具,主要对常温下板式楔横轧成形阶梯轴类件的精度和内部质量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基于金属弹塑性成形理论判断有限元软件的模拟精度,奠定有限元软件模拟仿真结果可信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节能减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汽车轻量化是目前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拼焊板成形技术作为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业中。然而相较于单板,拼焊板两侧板料具有性能差异,该差异会造成拼焊板在成形过程中出现起皱、破裂、焊缝移动等缺陷,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拼焊板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必要对拼焊板的成形影响因素及成形规律进行探讨。本文以方盒形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