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溢出效应是指通过技术领先者拥有技术的非自愿扩散,促进了当地技术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国内外一些研究也把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在贸易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输出的先进技术,被输入方消化吸收所导致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的转移过程所带动的输入方的经济增长。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分为国内技术溢出效应和国际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将主要应用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理论分析外资对我国轿车业的技术溢出效应。 从1953年建立一汽开始,我国汽车产业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以后,外国汽车厂商开始进入我国,至今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1994年,国家颁布《汽车产业政策》,正式将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投资项目,外资开始大量进入我国,对我国轿车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2001年,我国入世,成为外国汽车厂商投资我国轿车行业的重要转折点,按照我国入世做出的承诺,至2006年7月1日过渡期满,外国汽车厂商进入我国的门槛将进一步降低,我国轿车市场的力量分据将发生新的变化,从而将对我国轿车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产生进一步的影响。目前,我国FDI企业汽车的国产化率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因此有学者认为,我国轿车行业对国外先进技术有较强的消化吸收能力。但是,另一方面,从我国轿车的发展现状来看,生产的“藩镇割据”、外国汽车厂商技术转移的保守等现象的存在,造成的外商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的发挥并未达到理论的期望值。 因此,本文旨在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理论中的技术溢出效应理论来分析不同阶段外商投资对我国轿车行业的影响,回顾并分析我国轿车业利用外资的历史,研究入世前制约外资对我国轿车业技术溢出效应的制约因素,分析入世过渡期满市场放开后给轿车业发展带来的机遇,研究在更加开放的政策和市场环境下外资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