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GIL设备外壳缝隙作为测量天线的局部放电测量新方法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lee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具有更高密封性要求的设备如GIL的局部放电检测难度日益提升,传统利用内、外置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应用瓶颈。针对该问题,本文以UHF法为参考,根据缝隙天线原理,提出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测量新方法:利用GIL、GIS等高压电气设备外壳上已有的壳体缝隙结构,通过分析优化作为传感天线,实现对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本方法在局部放电测量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潜在的应用价值,因此有必要对壳体缝隙结构的天线特性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与结论如下:(1)根据实际设备尺寸,利用CST软件建立了典型壳体缝隙天线模型,并对S11参数、壳体缝隙处的电流分布、壳体缝隙及设备内部的场强分布进行了研究,仿真结果显示天线S11参数性能良好。(2)建立了简化壳体缝隙天线模型。针对壳体缝隙参数,基于简化模型探究了壳体缝隙宽度和长度对S11参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如下:(1)壳体缝隙长度不变时,增加壳体缝隙宽度,则S11参数性能变差;(2)壳体缝隙宽度不变时,增加壳体缝隙长度,则天线谐振频率变小。(3)针对馈电位置参数,基于简化模型探究了横向和纵向馈电位置对S11参数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如下:横向和纵向馈电位置参数均可起到调节阻抗匹配、改善S11参数性能的作用;给出了壳体缝隙宽度分别为1mm、3mm和5mm时由馈电位置参数组成的可用馈电位置分布图,所得结果再次印证了馈电位置参数的影响规律,同时为实际应用时馈电位置的选择提供了参考。(4)搭建了壳体缝隙天线实验模型,给出了S11参数实验结果;分别从壳体缝隙宽度、壳体缝隙长度、横向和纵向馈电位置四个角度验证了壳体缝隙及馈电位置参数对壳体缝隙天线S11参数性能的影响规律;搭建了局部放电测量系统,并对局部放电信号进行了测量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壳体缝隙天线S11参数性能良好,可以很好地接收设备内部的局部放电信号。
其他文献
雷达目标识别技术能够获取远程空中飞机目标的属性、类别甚至型号信息,为我军及时准确地掌握战场态势、夺取制空权提供了重要支撑。传统雷达目标识别技术在识别机型时依据模板库,通过模板匹配等方法完成识别任务。然而,由于目标的非合作性以及各种新型军机的出现,在实际中难以建立完备的模板库,这严重限制了传统识别技术的应用。相比之下,结合目标先验知识,从雷达回波中反演飞机旋翼参数的方法可不依赖模板库实现型号识别,并
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APD)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激光测距和量子成像等领域中。其中Ge/Si APD由于具有Ge的工作波段在800nm-1550nm范围内、Si主要是电子倍增且易与CMOS工艺集成、Ge材料便宜等优点而受到许多科研人员的青睐。然而,Ge和Si之间的界面态严重影响了器件的性能。并且,台面型Ge/Si APD中,较大的侧壁表面积导致了较大的侧壁泄漏电
图像风格迁移是将一张图像的风格变换到一张自然图像上,使自然图像在保留原始内容的同时又具有独特的风格。传统的风格迁移算法通过人工分析图像风格,设计特定的数学模型来实现图像的风格迁移。其缺点是只能提取图像的底层特征,并且仅能模拟特定的风格。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图像风格迁移技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实现了实时的,任意风格的图像风格转换。但是,经过风格迁移后生成的风格化图像存在边缘变形,视觉效果差等图像质量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但在全民族共同奋战下,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也处于稳步复苏阶段,但居民收入及居民消费水平仍受疫情影响并未恢复至疫情前状态。财商素质培养已是未来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各国对其的重视度不断加大,我国也应采取相应措施来加以提升。财商提升应首先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摆脱谈"钱"过于物质化、功利化的传统观
由于目标距离成像远,目标在图像中的灰度值较低、所占像素数少,无纹理、形状等信息,而且复杂地面背景中的背景辐射干扰和杂波干扰多,导致复杂地面背景中红外弱小目标难以检测,虚警率较高,是目前弱小目标检测的一个研究热点和难点。本文从复杂地面背景图像特点分析、复杂背景抑制方法和多帧信息关联提升目标检测性能三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复杂地面背景中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本文首先对红外成像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无线设备的广泛应用,相同频带内频谱占用复杂,设备间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在工业应用、野外电磁监测和高压电气控制等复杂电磁环境监测中,系统需具备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电磁环境或因设备数目多存在邻频干扰或同频干扰,或因某些发射设备功率大存在强电磁信号噪声,或因设备天线暴露环境中而极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包括设备过载、频谱阻塞以及目标信号丢失等情况。因此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监测平台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空间滤波器,广泛应用于电磁隐身技术等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随着电磁领域的不断发展,由于无源FSS滤波性能无法改变,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衍生出了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Reconfigurabl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RFSS)。本文主要针对FSS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方面
强化学习在解决现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在围棋、机器人和游戏领域。然而,这些成功却必须依赖于这些场景中存在的完美模拟环境,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和环境的交互不断试错,从而学习出最优的策略。然而,在一些更复杂严苛的现实场景,例如复杂工业系统控制,仅仅存在着历史数据而并不存在着完美的模拟环境。传统的在线强化学习算法会由于优化策略和行为策略分布不一致而产生分布漂移得现象,导致其无法仅从离
卫星通信在日益增长的网络、业务、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下不断朝大带宽、高频谱效率的方向发展。新一代数字电视广播标准DVB-S2X的提出,给卫星通信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卫星信道中的行波管放大器(Traveling-Wave Tube Amplifier,TWTA)产生了强非线性和记忆效应,DVB-S2X系统在发射机的预补偿和接收机处的后补偿可以使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得到更好的恢复。本文针对DVB-S2X卫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建筑室内装修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实际建筑装修过程中,建筑室内吊顶及顶棚是重点装修部位,它们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内部的装修质量。基于此,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建筑室内吊顶及顶棚装修施工处理技术,以期促进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