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xt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适合大规模普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进行胃镜检查的所有受检者200例进行分析,以病理标准设置正常人群组(对照组,n=62)、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n=67)、慢性萎缩性胃炎组(n=71)三组,应用ELISA定量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PG,包括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17)浓度;用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是否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GⅠ、PGⅡ和G17的浓度差异,再通过ROC曲线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指标的诊断价值,最后确定用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体的指标和标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的PGⅠ含量和PGR(PGⅠ/PGⅡ)显著降低(P<0.05),而G17含量显著升高(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表明PGR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价值最高,它的灵敏度为72.90%,特异度为60.60%。在幽门螺旋杆菌检测阳性者中,PGR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灵敏度为85.70%,特异度为65.90%。结论:血清PGR的下降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可以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最佳指标,诊断最佳临界值为4.75,PGR联合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更具有准确可靠性。
其他文献
以胶原蛋白为功能原料,通过对比试验对凝胶剂进行最佳选择,结果表明,选择明胶和变性淀粉复配凝胶的软糖产品口感和稳定性最好。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胶原蛋白粉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越来越普及,进入DT时代指日可待。正如前几次工业革命给生活带来很大的创新一样,第四次工业革命不止改变了生活,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战争逐渐从实体战争转化成信息战争,在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计算机技术。  死亡原因:  1、技术革新节奏慢。服务商企业多以技术为支撑,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策略跟上时代的同时,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也对服务商提出了高要求。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