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机/高分子杂化材料的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基于laponite/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多酚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laponite/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的酚类安培生物传感器的方法。多酚氧化酶(PPO)被固定在复合膜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上。由于壳聚糖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可以用它来改进纯黏土修饰的生物电极的分析性能。本文系统地研究了该传感器构建的最佳参数以及溶液pH、操作电位和系统温度等使用条件对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该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一些优异的特性:固定化酶对底物具有较大的亲和力(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表观Michaolis-Menten常数为0.16 mM)、高的灵敏度(674 mA M-1 cm-2)、低的检测限(5.3 nM)、高度的稳定性和较长的寿命(60天后酶的活性仍为初始值的88%)。2.基于laponite/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研究了一种基于laponite/壳聚糖纳米复合材料检测葡萄糖的生物传感器。葡萄糖氧化酶(GOD)被固定在复合膜修饰的铂电极表面上。复合膜的多孔性结构非常有利于酶的固定,并且能够保持固定酶的生物活性。研究了该传感器构建的最佳参数,讨论了多种因素对该生物传感器响应电流的影响,如温度、溶液pH、操作电位和底物浓度。实验发现酶电极对葡萄糖溶液浓度响应的线性范围是0.0001 ~ 10 mM,灵敏度是31.9 mAM-1cm-2,传感器的表观Michaelis-Menten常数(KMapp)为14.6 mM。酶催化反应的活化能是31.4 kJ mol-1。电极连续测量90次后,响应电流没有明显下降。3.类水滑石/壳聚糖杂化材料:表征及其在制备酚类化合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中国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了更好地研究、保护和传承昆曲艺术,2004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了《昆曲艺术大典》编
期刊
1921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12名代表,先在上海集会,后被迫改在嘉兴南湖举行,这就是中共第一次代表大会,从此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至今已有80年了。回顾八十年峥嵘岁月,面对新形
在本论文的第一章中,首先,简要的介绍了溶胶—凝胶化学的发展过程.然后,对溶胶—凝胶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详细介绍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五个主要步骤包括前驱体的
本论文第一章基于毛细管电泳—Ru(bpy)电化学发光(CE-ECL)对酶催化反应产物脯氨酸的检测建立了脯氨酸肽酶(PLD,EC3.4.13.9)活性测定的新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pH 7.5,30 mmol
对扬州市域内306413 hm 2耕地土壤进行采样监测,Cd、H g、As、Cr、Cu、Pb 6种重金属采用《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Zn、Ni和666、DDT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
吲哚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合成染料、医药中间体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化合物。一些吲哚衍生物已经被证明具有抗癌、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疗效。酰基取代的吲哚是重要的吲哚衍生物,又因为吲哚环氮上的孤对电子与芳香环形成p-π共轭而使3号位上的电子最富集,所以酰基化通常发生在吲哚的3位上,合成酰基吲哚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Friedel-Crafts法、Vilsmeier-Haack法、Indo
前身是“电影界的新闻联播”  《第10放映室》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央视一套创立《银幕采风》栏目,被戏称为“电影界的新闻联播”。它以宣传当月上映的国产电影为主旨,最初的播出时间只有15分钟,后慢慢扩充到30分钟。用屠小文的话来说,“当时进口分账影片大举登陆,而以《生死时速》《阿甘正传》《真实的谎言》为代表的美国大片狂扫中国电影市场,唤醒了中国观众已经沉睡的、到电影院看电影的意识。”  《第1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督查工作如何在协助党委推动决策落实中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我们感到,必须善于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借助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整体优势,造就千军万马抓落实、促落实的大督查格局
纳米材料作为一种新型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使其在诸多领域拥有巨大的发展前景。腐蚀作为影响材料的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是衡量材料性能优良的重要指标。有关纳米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是针对纳米材料腐蚀性能的研究却相对较少,且国内外研究多数以纳米涂层和薄膜作为研究对象,而对块体纳米晶合金腐蚀性能的研究却尤为少见。本文使用三种不同的制备方法即粉末冶金法(PM)、机械合金化法(MA)和液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