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毒蛾I型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核表达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丁质是由N-乙酰-D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的直链多糖,以各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细菌、真菌、藻类、节肢动物等生物体内均有分布。几丁质是昆虫体壁、围食膜、气管、脂肪组织的重要结构成分,起到支撑身体和保护昆虫免受外界伤害的重要作用。昆虫几丁质酶是分解代谢昆虫体内几丁质的关键性生物酶类,在昆虫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可或缺,昆虫的消化、变态、侵染等过程均需要表达一定量的几丁质酶。鉴于昆虫几丁质酶对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研究昆虫几丁质酶基因及蛋白特性可为生物防治害虫提供依据,将其基因应用于重组杆状病毒上是一次探索新的防治病虫害方法的重要尝试。   本研究从饲养的舞毒蛾幼虫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第一链cDNA,以此为模板使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克隆得到舞毒蛾几丁质酶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根据得到的碱基序列得到氨基酸序列,并使用相关软件和在线服务器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Bac-to-Bac真核表达系统,体外表达舞毒蛾几丁质酶并检测蛋白活性,获得重组病毒且在棉铃虫体内大量增殖重组病毒。   本研究克隆得到的舞毒蛾几丁质酶基因全长1895 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737 bp,编码578个氨基酸,与鳞翅目的金纹细蛾、棉铃虫几丁质酶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预测其蛋白分子量为64.4237 kDa,等电点pI为5.50,N端前21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区,无跨膜结构,为亲水性蛋白质,序列内部有5个糖基化和38个磷酸化修饰位点。预测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28%、β折叠占20%、β转角占29%,无规则卷曲占23%,三级结构为“α/β型”中的“圆桶形结构”,具有序列保守的几丁质酶18家族活性位点。构建了包括舞毒蛾在内的30种昆虫的系统进化树。用Bac-to-Bac真核表达系统在Sf9细胞中表达出了约66 Kda有活性的蛋白,并通过Ni柱得到了纯化的蛋白。在棉铃虫体内实现了重组舞毒蛾几丁质酶基因杆状病毒的增殖。   本研究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林业害虫舞毒蛾的几丁质酶进行研究,首次从其幼虫体内克隆得到舞毒蛾Ⅰ型几丁质酶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真核表达研究得到舞毒蛾几丁质酶性质、结构、酶学活性等信息,加深了对昆虫几丁质酶的认识。课题的完成为深入了解昆虫几丁质酶提供理论数据,为下一步直接应用舞毒蛾几丁质酶或在转基因方面应用此基因提供了重要依据,为探索生物防治舞毒蛾新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电子皮肤是一种模拟人体皮肤特性的超薄的电子设备,在假肢修复、机器人和医疗监护系统等领域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本文结合电子皮肤近年来的发展、以及当前可穿戴式设备的
  迷走神经刺激作为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治疗手段可有效降低癫痫发作频率,本文旨在评估难治性癫痫患者在短期迷走神经刺激作用下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选取迷走神经刺激治疗
会议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以其低成本、高效率和制备简便、重量轻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的关注。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二氧化钛染料敏化电池,这种电池的最高效率已经达到12.3%。但是二氧化钛能够对敏化染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解,影响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且主要吸收紫外光,易受到光蚀,寿命较短,对太阳光的利用率比较低。Zn2SnO4(简称ZTO)室温下禁带宽度为Eg=3.6eV,已被证实具有高电子迁移率,高电导率和低
  在脑电和磁共振数据同步采集过程中,常用的Ag/AgCl 电极会降低磁共振(MR)图像的信噪比(SNR)。为了选择对MR 图像影响较小的电极,本文将对比三种不同材料的Ag/AgCl 电极对
会议
中华全国法制新闻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大会9月26日在北京召开。司法部部长、党组书记吴爱英出席会议并讲话。吴爱英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
  通过水热的方法在碳纸电极上制备碳掺杂二氧化钛,XRD 分析表明所得TiO2 为金红石型。以酸性偶氮染料甲基橙(MO)(5mg·L-1)模拟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碳电极负载TiO2的可见光
会议
  目的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提高外科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创伤、避免手术意外发生、成为现代外科研究的重要内容,开发和研制术中准确识别血管、淋巴管、淋巴结和肿瘤
会议
  脑深部电极的结构对脑深部电刺激(Deep-Brain Stimulation,DBS)作用效果的影响巨大,但目前的技术手段很难直接测量电刺激过程中电极周围脑组织的电场分布情况。采用有限
会议
  目的:围手术期的脑保护问题一直是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手术的关键问题。针对现有技术难以实时观察脑组织供血状况的不足,本研究根据电阻抗断层成
会议
磷肥可以有效、快速地补充土壤中有效磷,是农业安全生产的物质保障。但磷肥利用率低,当季利用率仅为10%~25%,其余的大部分被土壤固定。被土壤固定磷的不断增加,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