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技术的生物柴油选择性加氢提质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柴油作为一种优质的清洁能源,在替代传统化石燃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生物柴油含有大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酯,导致氧化安定性差,十六烷值低,限制了生物柴油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对生物柴油进行选择性催化加氢精制处理,将多不饱和脂肪酸酯部分氢化为单不饱和脂肪酸酯,可以在不大幅损失其低温流动性能的情况下,显著提高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和十六烷值,并获得更好的润滑性能,从而达到提升生物柴油品质,并减少氢气消耗、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文针对目前油脂催化加氢提质工艺中存在的设备成本高昂、反应条件苛刻、催化剂易结焦以及工艺流程复杂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介质阻挡放电反应技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对生物柴油进行选择性加氢提质的技术方案。以大豆油生物柴油为原料,氢气为供氢体,Raney-Ni为催化剂,进行了生物柴油选择性加氢提质的研究。系统探讨了电压、频率、气体流量等系统运行参数对反应器负载特性及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在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中进行了大豆油生物柴油加氢提质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工作参数对生物柴油加氢深度和选择性的影响规律。基于GC-MS检测结果,分析了生物柴油的加氢反应机理,并对生物柴油加氢前后的理化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全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如下:(1)氢等离子体-大豆油甲酯-催化剂三相放电反应体系的构建及性能研究。依据介质阻挡放电及等离子体化学反应原理,设计了同轴圆柱式气相放电生物柴油加氢提质反应器,探讨了电压、频率、放电区域长度等运行参数对DBD反应器的负载特性及工作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电频率的增大,负载电压先升高后降低,在谐振频率点处达到最大值,此时放电功率也达到最大值,反应装置的能量输入密度最高;不同放电区域长度下的介质层等效电容和气隙等效电容曲线的拟合度均较好,说明放电主要发生在放电管内部有效区内,且在放电管的轴向长度上分布均匀。(2)DBD放电反应器电极评价及优选。综合考虑放电功率、电子密度和装置有效能量转化效率优选了工作电极。研究结果表明,相同负载电压时,采用大直径电极的DBD反应装置的放电功率较大、电子密度和比电子密度较大,单位输入功率下,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粒子,放电装置的综合性能较好。(3)加氢催化剂性能评价及优选。进行了生物柴油选择性加氢提质的试验研究,以加氢深度和低不饱和成分的生成选择性为指标综合优选了反应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Co-Mo/Al2O3作用下生物柴油的碘值下降率最大,但多不饱和成分主要转化为完全饱和产物,不利于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而Raney-Ni对生物柴油中的多不饱和成分的转化最高,产物的低不饱和成分生成选择性更好。(4)工作参数对生物柴油加氢深度及选择性的影响规律研究。以输入电压、气体流量、液相循环流量、反应时间为自变量,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各反应参数对生物柴油加氢深度及选择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加氢深度随着输入电压和气体流量的增加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随着液相循环流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先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生物柴油的低不饱和成分生成选择性随着输入电压、气体流量及反应时间的增加均呈现先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的趋势,随着液相循环流量的增加先快速上升后保持稳定。试验获取的样品最大碘值下降率为58.3%,高不饱和成分含量降低了36.54%,低不饱和成分含量增加了28.41%。(5)生物柴油的加氢反应机理探究及动力学建模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介质阻挡放电作用下,氢气分子与高能电子之间强烈的非弹性碰撞产生了包含氢自由基、正负离子及激发态原子等活性物质的氢等离子体,氢等离子与生物柴油接触发生了不饱和C=C键的加成反应、加氢脱氧反应以及加氢脱羧基反应。生物柴油主要成分的加氢反应可用拟一级反应模型来描述,多不饱和脂肪酸酯转化为低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反应速率大于低不饱和脂肪酸酯转化为完全饱和脂肪酸酯的反应速率,在气相放电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加氢反应具有很好的低不饱和脂肪酸酯生成选择性。(6)氢化对生物柴油理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经选择性加氢提质后十六烷值由47.9升高至61.2,低位热值由37.6MJ/kg提升至39.1MJ/kg,着火性能得到改善,能量密度提升,有助于柴油机动力和经济性能的提升;对加氢前后生物柴油进行的综合热分析对比研究表明,加氢后生物柴油的起始失重温度比原油增加20.53℃,但其放热率峰值提高了4.22W/g,放热率峰值温度减小了25.23℃,且燃烧持续期缩短,放热时段更加集中;加氢提质后生物柴油的运动黏度有所增加,低温流动性能略有下降,但仍优于0#柴油,反应时间为1.5h时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和低温流动性能得到较好的平衡,生物柴油的综合品质得到明显的提升。
其他文献
背景及目的:先天性的听力损失是较为多见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我们国家的新生儿听力损失的发生率为0.1%-0.3%,新生儿听力筛查则可及早的发现听力损失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近年来,光动力疗法(PDT)在治疗肿瘤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诊疗一体化光敏剂可以引导PDT肿瘤细胞的位置,并提供杀死它们的能力。由于肿瘤组织的边缘和形状通
20世纪以来,我国水利水电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水能资源的开发,迫切需要建设一批高坝大库工程,但这些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受极端荷载作用,其破坏后果及次生灾害难以估量,故保证高坝安全尤为重要。防渗体是保证大坝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也是容易诱发大坝破坏的薄弱环节,合理评估其安全性能,对保证高坝平稳运行至关重要。精细化分析能更精确地定位结构薄弱部位,为防灾措施编定提供更准确的参考和建议,但传统
目的:既往研究表明,CT组学特征与FDG PET的代谢参数高度相关,因此本研究尝试建立CT组学特征与PET参数间的函数关系,并探讨模型预测值的预后价值。方法:研究队列包括肺癌(SMU L
由于受材料物性参数、外部激励、边界约束与加工装配误差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工程结构的静动力学特性和响应往往难以精确预知。尤其对于复杂结构,不确定性将会得到不合理的结果从而对工程造成严重影响。目前,结合工程实际问题,考虑不确定性因素,需要开展不确定性结构力学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不确定性结构为研究对象,分别着重对静动力学的过估计现象和能带特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1.研究了不确定结构区间力密度找形设计。
重庆松藻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与贵州高原过渡带,具有东南高、西北低的地势。研究区常年遭受羊叉河、麻柳河的频繁切割、风化、溶蚀和剥蚀作用,造就了一个局部自西向东倾斜的地貌景观。在对研究区龙潭组地层的煤层勘探过程中,发现其蕴含丰富的煤炭资源。但前人对于该地层的研究较为薄弱,特别是沉积相研究方面,相带展布认识不清,古地理特征不明确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重庆松藻矿区龙潭组煤层勘探的推进发展。因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在肿瘤治疗的众多方法中,化疗由于成本低、疗效好、操作简便等优点,仍然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手段。相比于其他给药方式,口服给药具
艺术歌曲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时期早期,以诗歌作为歌词,并配以丰富的音乐,是一种高度艺术抒情性歌曲的统称。我国作曲家多选择中国古典诗词以及现代文学诗词作为
中韩两国地理位置相近,唇齿相依,作为友好邻邦,两国历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韩国从中国的历代王朝中引进中国的国家制度,发展了与中国政治思想相
随着民航内部竞争的不断加剧和“八纵八横”高铁网络的初具规模,国内民航运输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越来越多的航空公司将目光聚焦在国际市场,航空联盟是拓展国际市场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已有多家国内航空公司加入了航空联盟。由于相关经验匮乏,在开展联盟合作时国内航空公司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特别是航线网络的构建,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理论方法指导合作的开展。本文以联盟航线网络为切入点,研究航空公司如何构建航线网络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