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_jjf_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家庭服务机器人研究领域,如何让机器人准确快速地识别人体行为已经成为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服务机器人对服务对象行为识别的能力成为机器人能否给人类提供更好服务的先决条件。本文在综合分析近年来比较成熟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家庭服务机器人平台及家庭环境中人体行为的特殊性,结合深度图像处理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面向家庭服务机器人的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并重点从以下两个方面做了分析研究。首先,根据人体行为特点确定行为关节点,完成人体行为特征提取。采用Kinect传感器获取骨骼模型和深度图像,并根据提取到的骨骼的三维坐标及相对传感器的取向矩阵。选取动态行为识别的关键骨骼关节点,通过对骨骼模型提供的数据信息处理得到身体姿势特征、手部位置特征、运动信息三类特征。其次,融合深度图像的点云信息作为第四类特征,将这些特征值作为动态行为的特征向量。其次,针对所提取特征研究人体行为识别方法。基于一个行为即为一个关键动作序列的思想,构建了人体行为识别模型。利用高斯混合模型确定了关键动作候选集,并通过熵模型选择出构成人体行为的关键动作,接着以改进的遗传算法,即以最小编辑距离为适应度函数完成遗传算法操作,优化得到关键动作序列模板。最终,利用模板匹配的行为识别算法完成识别。根据关键动作序列与模板中关键动作序列的相似性判断行为类别,匹配对应的行为类别即为识别到的人体行为最终结果。最后,选定家庭环境中常出现的12种人体行为,进行人体行为识别,从镜像动作和光照强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人体行为识别实验,然后分析结果做出总结。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工程爆破中的灾害主要有爆破有毒气体、扬尘、噪声、飞石、振动和爆破引起的触地振动、爆破水灾和涌浪、空气冲击波或水击波等。文中对这些危害进行系统的分析 ,并对如何控制
为了减少地质工程技术人员手工描绘剖面图,并能直接反映区域构造特征、煤层赋存情况以及地质体的空间特征,提出了一种在AutoCAD平台下基于三维地质实体模型进行任意剖切实体并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补阳还五汤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7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观察组使用依达拉奉联
弗兰纳里·奥康纳长篇小说《智血》自出版以来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关注,然而其哥特式的怪诞风格让人晦涩难懂。本文以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为切入点,通过展现小说所表现的"
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本着重视、尊重受众以提高传播效果的原则,在传播形式上尽可能地考虑到受众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愿望、要求和权利。受众接受信息时具有选择性行为:选择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