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议题的媒介建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51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生态文明”被写入宪法修正案,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本次研究正是关注到了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基于朗氏夫妇提出的议题建构理论对1988年——2018年古交地方媒体中生态环境相关报道进行历时性考察,重点分析了地方媒体是如何对生态议题进行建构的以及不同时期媒体建构下的生态议题具有哪些特征,并基于此提出多媒介语境下资源型城市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重塑路径。从结构上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对本次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的论述,梳理议题建构的相关文献,并确定此次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地方媒体生态环境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来探究古交地方媒体是如何建构生态议题的,具体而言,首先是从宏观层面把握地方媒体中生态议题的全貌,这一部分主要从媒体报道的社会语境、报道来源、报道内容、报道角度等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生态议题报道进行了分析;其次是从微观层面分析不同时期地方媒体建构下生态议题具有怎样的特征,在国家、市场和社会视阈下环境议题经历了怎样的流变,并以此反观环境议题与社会发生的种种勾连;第三部分是第三章,这一章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着重分析了媒介议题建构的深层逻辑,对生态议题建构背后的三种主要的社会力量,经济效益、国家政策、以及社会的情感结构分别进行了分析,并反思了资源型城市的地方媒体生态议题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当今生态议题建构的启示。通过对三十年来地方媒体生态环境相关报道的历史性考察研究可以发现,地方媒体在生态议题建构的过程中实际上扮演着社会意见各种观点的展示与交流平台的角色,因此我们所看到的古交地方媒体建构下的生态环境议题是非常复杂的,已经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生态”议题,而是与地方政治经济发展高度相关的,并且其中还融合着整个社会的情感结构变迁的生态议题。在议题建构过程中媒体要想扮演好观点交流平台的角色,就需要平衡好多种社会力量之间的矛盾冲突,否则生态议题的建构将会出现偏差。研究发现古交地方媒体生态议题的建构就存在环境正义性、公共性、地方主体性没有被很好的彰显,媒体报道对科学技术被过度强调造成了生态科学性的扭曲的问题。因此,在多媒介语境下媒体要想通过对生态议题的建构来重塑受众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就需要充分发挥出媒体平衡多种社会力量的作用。
其他文献
在计算机辅助下如何快速的对整景高分辨率SAR影像进行信息提取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将这一问题构建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考虑解决.在SAR影像中,许多目标例如河流、湖泊、主要
雷暴结构的探测是当今的热点问题。雷暴底层的细结构探测尚未见报道。本文利用一幅ERS-1图像,探测雷暴底层在海面留下的痕迹,结合辅助NOAA AVHRR和NCEP数据分析了2002年8月11日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人才培养的目的主要强调学生对中医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然而在实际中由于中西医理论体系存在较大的差异,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使教学效果不佳,学
空间矢量数据的存贮方式与索引机制直接影响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整体性能 ,对它们发展的了解有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开发。介绍了空间矢量数据的存贮方式和索引机制的演变过程 ,并总结了各自的特点
地理信息系统(G IS)的迅速发展产生和积累的大量地理空间数据以不同的存储格式存放于不同地点的不同系统和设备中,从而对数据的互操作、共享管理和综合利用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互联网、分布式计算和空间数据库等新技术的发展给空间数据的共享管理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分析当前G IS数据互操作相关技术基础上,对面向分布式的多源异构数据互操作机制进行研究,提出了解决方案。
在高校教学改革中,MOOC是热点词汇。MOOC能够用于高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积极运用MOOC所带来的新理念与新模式,同时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可以为广大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创造有利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对人才发展战略越发重视,社会上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规模不断扩大,组织架构越来越复杂,高校教育经费数额庞大且不断上升,财务风险持续增加,为了降低财务风险,努力提升运行效率,高校必须加强内部控制管理,完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实力,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与此同时,我国内部控制理论研究不断深入,行政事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