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系统中的翻转同宿分支问题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同宿分支问题在广大学科中的应用性,近半个世纪以来,其研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见参考文献)。其中同宿翻转的现象,即轨道翻转和倾斜翻转,从十几年前开始就已经成为了热点之一。因为伴随着通有性条件的破坏,倍同宿分支和倍周期分支有可能出现,从而又可能导致马蹄动力系统出现,这里倍同宿(倍周期)分支是指把2n-1-同宿轨道(周期轨道)变为2n-同宿轨道(周期轨道)的余维一分支,因此文[6,43-45,59,80,81,109]详细讨论了倍同宿分支耦合和倍周期分支耦合。但是由于翻转现象的复杂性,到目前为止,对于余维三及以上的同宿分支,例如共振轨道翻转和共振倾斜翻转,结果还尚不完善。本论文主要讨论了一个具有实鞍点的四维常微分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的余维三和余维四翻转同宿分支。第一章我们主要研究一类余维三的同宿双轨道翻转现象,证明了余维一的鞍结分支,倍同宿分支和倍周期分支的存在性及存在区域;并且指出在两条鞍结分支曲线的交接处,一条余维二的三重周期轨分支将会出现;同时当一条同宿分支曲线和一条鞍结分支曲线相交时也可产生一条余维二的同宿倍周期分支。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给出了1-周期轨道,1-同宿轨道,2n-周期轨道和2n-同宿轨道的存在性,存在数量和它们的共存性。在接下来的两章中,分别考虑了主特征值共振和轨道切方向共振下的两种余维四的一轨道翻转和两倾斜翻转的同宿分支问题。我们指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最多存在一条1-周期轨道或者一条1-同宿轨道,并且它们不能共存;而当此类条件被破坏时,余维一的鞍结分支,倍同宿分支和倍周期分支;余维二的三重周期轨分支和同宿倍周期分支在特征值满足2λ122或2λ122时仍然会发生。最后我们研究了在两种同样的特征值共振下的双同宿轨道翻转,即∞-型同宿轨道的分支。证明了在小参数位于特定的余维一曲面上时的双同宿轨道的保存性。除此之外还推导出在双同宿轨附近系统可分别存在两条大1-周期轨道,一条大1-同宿轨道,一条大2-同宿轨道或者一条大2-周期轨道。对于以上所获结果,我们给出了相关分支图像,清楚展示了各种分支曲线和相应的n-周期轨道和n-同宿轨道的分布。本文使用的方法最初是文[117,121]提出,而后被[48-50,104]等广泛采用:即通过复合一个定义在同宿轨邻域内的正则映射或者半局部映射和一个定义在系统奇点小邻域内的奇异映射来构造Poincaré映射继而得到易于研究的后继函数,其中的正则映射是由一个变分系统的基解矩阵特别构造的,而奇异映射则是由系统规范型解的线性部分构造。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对于高余维的多翻转分支问题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证明了倍同宿分支和倍周期分支的广泛存在性。此类问题都是第一次获得研究,其结果也相对完整。
其他文献
三、思路与路径$$(一)思路原则$$1.坚持“三文”原则,重点是以文识城、以文兴城、以文润城。一是以文识城,指的是城市的识别体系建设。指的较多的是外在的风貌上,但并非“千城一面
学位
近日,新华社记者在多地采访了解到,青少年“抑郁情绪”“抑郁症”发生率逐年升高,通常表现为不爱说话、情绪异常等,被形容为“无声的抵抗”。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关注青少年异
会议
现代电力系统迅速发展,以大机组、超高压、长距离、重负荷、大区互联和交直流联合输电为特点,是一个典型的强非线性、高维、动态大系统。随着大型电力系统的互联以及各种新设
行业基本面将继续探底,三季报业绩较弱的预期已较充分的反映在股价中,表现为家电行业估值又达历史低位。从目前的估值看,市场对四季度和2016年的业绩总体持悲观态度,家电行业的阶
会议
毕马威日前发布的最新“中国企业海外投资报告”称,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步伐自2014年起不断加快,并在去年达到高点,今年则有小幅放缓。$$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参与海外并购,在不
会议
目前登上年度百强榜的企业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已经完成转型或正在转型路上的国有企业;第二类脱胎于国有企业但已经民营化,并在成长道路上找到正确方向的民营企业;第三类就是进入
期刊
自我管理能力是一个人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础性、关键性能力,是人立足于社会、实现个人价值与理想的必备能力。简单地讲,自我管理能力是个体按照社会规范和自身发展要求,自觉地
期刊
在税收管理中,由于大企业具有组织结构庞大,信息系统应用率高,税收业务相对复杂,税收筹划意识强等特点,税收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作者结合工作实践,针对提出改进建议。$$ 当前大
期刊
随着人口流动的常态化和深入化,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成为当前我国具有基础性、关键性的社会问题,其重要性基于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流动人口群体数量庞大,总体规模已接近全国总人
期刊
科技日报讯(孙国根 记者王春)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脑科学研究院教授赵冰樵带领研究团队首次发现,脑内一种名叫“caspase-3”的分子,一旦被激活,不仅在人的脑卒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