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改革与乡村治理能力重塑——以湖北乡政改革的地方实践为分析中心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ne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税费改革后,新一轮乡政体制改革迅速席卷了神州大地。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产生了诸多改革设想的意外:改革由配套农村税费改革而生,却逐渐演变成农村综合改革;改革由乡政而起,却触及县政,甚至县政已成为整个改革的关节点;改革本为转变农村基层政府职能,却带来了农村社会治理能力下降的忧虑。因此,乡政改革已不再是解决财政压力的“解困式”改革,而是事关整个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重构和乡村治理能力重塑的改革。通过改革,引领我国乡村社会治理从“社会国家化”(societynationalization)向“国家社会化”(nationsocialization)转型。 与全国同类型改革相比,湖北省的乡政改革有不少创新和突破。湖北的乡政改革除了在体制内运作外,通过乡镇机构改革、建立“以钱养事”农村公益性服务新机制、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创新等,改革过程中大量引入了市场因子、社会化元素和民主合作,从而初步描绘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图景:政府、市场、社会多元共治和基层民主不断递进。尽管这还仅是一个雏型,而且其发展仍处于萌芽阶段,但改革探索的思路是符合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方向的。 任何改革总是艰难而曲折的。乡政改革需要在解决一个个“悖论”中前行。目前的乡政改革,亟需回答的问题包括:改革以转变乡镇政府职能为目的,但乡政规模压缩、权力上收,已导致了乡政职能的“空洞化”;改革是为了构建服务于农村基层的服务型政府,重塑基层政府服务乡村社会的能力,但政府的行动范围收缩却与政府治理能力的下降相伴随。如何在缩减政府规模和行动范围的同时,不仅不降低政府的治理能力反而要大幅度提升该能力?这是乡政改革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换言之,改革在解构了一个旧的乡村体制之后,必须建构一个新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从而重塑政府治理乡村社会的能力,这才是乡政改革的最终目标。 本文认为,乡政的前途,取决于乡政改革的前途,乡政改革的前途系于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起于乡政改革,超越乡政改革,这是本文倾力追逐的理念。
其他文献
关于当前我国县城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机制与管理,有待继续的改善,本文针对此类情况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供更多同仁以参考.
工程造价对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众所周知,工程造价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其中包括设计、选址、施工、验收等,其中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尤为重要,本文就来探索一下如何控制施工阶段的工
权利保护和权力制衡是宪法学历久弥新的中心话题。各国的宪政实践也都以努力平衡权力之间、权利之间以及权力与权利相互之间关系并形成有效的规制机制为常态追求。凡法治国家
混凝土是建筑界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材料,具有成本低廉、效果理想和易于施工等特点.在混凝土的配比、拌制、浇筑和养护过程共经常会因为一些原因造成混凝土质量为问题,这不但
经济体制改革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变化,进而影响到注册资本制度以及相应的登记制度的修改,在注册资本登记制度领域,我国商事法律的管制程度在世界范围内明显较深,这与我国
运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和讨论犯罪问题始于犯罪社会学的兴起,更得缘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学科融合的观念大改变,发展和形成了诸多从生物遗传到社会心理,从社会结构到社会冲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