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学术经验总结及临证医案挖掘整理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17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整理、挖掘王道坤老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组方规律和用药特色,并对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研究,以期凝练、升华和传承老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色,为临床防治该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以跟师学习和临证为基础,结合现代医学和中医药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进展、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和学术特色、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验案整理、数据挖掘并分析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规律和用药特色,以及其创拟“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等六个方面为研究内容。论文第一部分采用文献综述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溯源整理胃痞病证治源流,梳理历代医家关于胃痞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要素、辨证分型以及遣方用药等相关内容;整理近现代国医大师及中医名家遵前贤之说,应用中医药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和遣方用药规律,拓展临床诊疗思路;第二部分总结凝练王老师以《黄帝内经》阳气理论、升降观以及《脾胃论》所倡脾胃元气论为理论主旨的学术渊源和中医临证中的学术特色;第三部分采用文献分析与经验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总结王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学术经验;第四部分为王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验案整理研究,通过临床验案的整理和分析,准确掌握老师病证结合、动态辨证、灵活用药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思路和方法。第五部分为王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规律的研究,应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TCMISSV2.5)对老师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效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整理研究,利用系统内置关联的多种数据统计方法如频次统计方法、改进互信息方法、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以及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分析挖掘方法,分析研究王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增生)的用药经验、组方规律和方药特色,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网络可视化展示。第六部分为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采用研究对象自身前后对照独立样本量估算方法,按照纳入标准确定研究病例64例,通过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探讨化瘀消痞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胃镜和病理检查等方面改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王老师提倡“治脾胃必调气”,其内涵包括脾胃之气、气之升降和元气盛衰;并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核心病机概括为:(1)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病因病机;(2)升降失常,气机逆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机特点;(3)痰瘀互阻,毒邪侵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甚至恶化的主要症结;故临证中具体治疗、遣方用药重视脾胃“气机升降”以应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之“虚”在脾(胃),“萎缩肠化及增生”病变在胃的病理特征,脾胃同治;重视“温补脾肾”以应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相互资助,脾肾同调、振奋阳气、扶正祛邪而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重视“理气消痞、活血通络”而气血同调以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腺体萎缩、肠化、增生并阻断癌前病变进一步恶化。王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方思路以益气运脾,理气和胃为主,活血化痰为辅;基于熵层次聚类归纳分析出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新处方以扶正为主,兼以驱邪,即健脾益气,理气和胃为主,辅以活血化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的选方思路以活血化瘀类方合健脾益气类方为主,新方聚类的核心药物组合提示组方思路以理气化痰,通络解毒为主,体现了用药以应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由“久病入络”病机演变的治疗原则;基于熵层次聚类归纳分析出老师治疗萎缩性胃炎伴增生的新处方立法以活血化瘀、破气行血、活血通络为主;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或伴增生)的高频次药物组合以党参-白术、陈皮-茯苓、枳实-半夏、厚朴-甘松、柴胡-木香、藿香-泽泻、三七-血竭、藤梨根-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红花-三七、薏苡仁-藤梨根等为主。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结果提示:经药物治疗后观察病例各主要症状平均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其中胃脘胀满、胁肋胀满和舌质瘀点三主症的各平均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次要症状平均积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其中嗳气、食欲减退、消瘦和乏力倦怠等次症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萎缩积分和肠化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萎缩减轻者45例,占总数的75%,肠化减轻者41例,占总数的6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化瘀消痞汤对减轻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次要症状,改善萎缩和肠化具有治疗作用。结论王道坤老师在多年临床实践中,立足地方重大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的中医药防治研究,提出“治疗胃癌必须以治疗癌前病变为主”和“治脾胃必调气”的观点,在“脾胃相关”、“痰瘀互阻”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力倡“脾胃是气血阴阳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纽,四时养生,安和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之论,防治慢性萎缩性胃炎首重脾胃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性,既重视脾之升清,又重视胃之润降;同时强调临证须有四方面重视:“既重视脾胃之生理特性,又重视脾胃之病理变化,既重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又重视辨证与遣药相吻合”;老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疾病发生病位多在中焦脾胃,但亦与其他脏腑密切相关,临证治疗注重脾胃,兼顾肝肾诸脏同调同治,针对该病病机演变特点而标本兼顾,寓通于补,消补兼施,或健脾益胃、或疏肝和胃、或化瘀消痞、或理气通络、或通络解毒,多法灵活合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治法特点和用药特色。临床研究证实化瘀消痞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改善主要、次要症状,改善黏膜萎缩和肠化具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好,为临床推广化瘀消痞汤治疗该疾病提供了临床依据。
其他文献
"营改增"顾名思义,也就是将缴纳营业税改成缴纳增值税,采取营改增能够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这项结构性的减税措施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企业在"营改增"背景下如何有效
对区域金融运行及风险状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和科学的预测是正确履行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职责的基础。本文通过对金融稳定内涵、中央银行履行金融稳定职能角度定位的分析
本文利用1985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协整检验和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实证研究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域效应的差别,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欧盟是我国中成药出口的重要市场,自2004年颁布实施《传统植物药品注册指令》(2004/24/EC指令)以来,已有1319个传统植物药品种获得上市许可。本文通过对2004-2013年度欧盟各
目的探讨动静结合理论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2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患儿分为2组,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康复治疗,观察组28例采用动静结合理论指导的康
<正>韭菜又叫"起阳草",性温,有补肾壮阳的作用。鸡蛋性平,可滋阴,补血补气,养心安神。韭菜和鸡蛋同吃,能协调阴阳,对身体调补作用明显,养肝的同时使人更具活力,是春季首屈一
古诗鉴赏是学生学习语文必备的学习能力。随着我国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在语文教学中越发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全面发展。古诗鉴赏是语文必修的教材内容,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
<正> 一、引言植物在大自然界不仅种类繁多,形体不一,就是它们的颜色也是很不相同的。除绝大多数的绿色植物外,尚有紫红色的紫菜,褐色的海带以及蓝色的颤藻等。高等植物的花
通过对沈阳大学体育教育专业2006、2007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统计,从客观实际出发,分析了基础教育和社会对体育师资、体育人才的需求情况;针对毕业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
目的观察妊娠糖尿病(GMD)产妇分娩前后母胎凝血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选取正常和GMD产妇各40例,检测血浆组织因子(TF)、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