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大视场快速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ot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傅里叶叠层显微成像术(Fourier ptychographic microscopy,FPM)是新一代计算成像技术和定量相位成像技术。兼具了相位恢复和相干合成孔径的思想,它可以解决传统显微成像中分辨率与视场相互制约的问题,无需机械扫描能获得十亿像素级图像,近年来已被成功应用于数字病理学等领域。本论文系统地介绍了FPM显微成像技术在光学显微成像技术发展历程上的重要地位,介绍了FPM的基本理论和发展方向,针对目前尚存的系统误差、分辨率极限不明确、图像采集效率低等若干关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高了测量精度、成像分辨率和成像效率,实现了毫米级成像视场、亚波长量级成像分辨率和单次曝光的时间反演成像。论文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搭建了一套基于平板R/G/B LED阵列照明的FPM成像系统,验证了FPM技术的诸多功能如高分辨率、大视场、像差恢复、景深延拓、定量相位成像等。解决了LED强度不均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噪声并消除杂散光的影响。针对实际中多种误差的混合,提出了无需先验信息的混合系统误差矫正算法(SC-FPM),显著提升了原始FPM重建算法对系统误差的鲁棒性,研究了渐晕效应的影响并提出了对应的两个解决策略。最终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无伪影的FPM成像方法。2.在高分辨率FPM成像方面,搭建了基于半球形数字聚光镜实现亚波长分辨率的FPM成像系统(SRFPM)。该技术最终实现了基于4×/0.1NA物镜合成至1.05NA,视场14.6 mm2,使用465 nm光波实现分辨率达到244 nm,景深0.3 mm,对应空间带宽积(Space-bandwidth product,SBP)为24500万像素。该平台具有亚波长分辨率、大视场、高能量利用率等诸多优势,相比于传统基于4×/0.1NA物镜的明场成像,SRFPM扩宽了65倍的SBP。与基于平板LED照明的传统FPM相比,SBP也从原先9700万像素提升至2亿4500万像素,提升到约2.5倍。与基于40×/0.6NA物镜科勒照明下的非相干成像相比,SRFPM同时恢复出了强度和相位图像,SBP提升了245倍。3.在快速FPM成像方面,提出了基于离焦图像快速FPM成像方法(s FPM),可以实现动态的时间反演成像。针对稀疏样品只需采集单幅环形光照明的离焦图像,针对稠密样品也只需要采集两幅非对称的环形光照明图像,通过双相机共光路的方式仍可以实现两倍分辨率的单次曝光实时成像。尽管该工作牺牲了暗场图像的采集,分辨率只提升两倍,但是由于采用20×/0.4NA物镜,有效NA仍然有0.8,可以满足大多数生物应用需求。4.在具体应用方面,参与搭建了基于并行FPM的96通道高通量生物细胞培养成像系统(96Eyes)。该系统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工程和技术难点:如何实现低成本的物镜设计、不同培养板的离焦程度和同一培养板不同通道的离焦问题以及由半月形培养液引起的失真、场曲和波矢失配问题。详细分析和阐述了失真、场曲和波矢失配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自适应波矢校正算法(AWC-FPM算法),该算法能够自适应地校正波矢失配问题,解决了低冗余信息下剧烈像差的稳定恢复和栅格噪声问题,配合数字重聚焦校正场曲实现了无伪影的高成像质量,未来该系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他文献
X射线的发现距今已有125年的历史,它的发现为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一种波长极短的电磁波,X射线在空气中的传播距离十分有限。但是大气层以外
遥感图像语义理解是遥感领域中的重要新兴研究方向。遥感图像语义理解是指通过机器学习、模式识别等方法让机器使用自然语言形式将遥感图像当中包含的语义内容表达出来。这种
随着光学微腔制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光学微腔的品质因子不断被提高,极大地促进了腔内的场增强效应,为低泵浦阈值的微腔光频梳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2007年,科研人员在二氧化硅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作为主动式微波遥感设备,具有全天时、全天候的对地观测能力。SAR成像算法通过对静止目标的回波信号进行距离向和方位向的二维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因其具有输出功率高、谱线宽度窄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相干激光测距、相干激光测速、光纤传感等远距离相干探测领域。1.5μm波段是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机械产品和器件的日益小型化、微纳化。当机械系统结构或者材料特征尺寸减小到微纳米量级时,结构或者材料就会呈现出一些不同于其在宏观尺度
固体可燃物火蔓延在实际火灾场景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一直是火灾安全研究的重中之重,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学者展开实验与理论研究。研究表明当燃烧区域和非燃烧燃料之间存在
液黏传动被广泛应用于风机、水泵的无级调速和刮板输送机、带式输送机的软启动,具有过载保护、冲击小、高效率和高可靠性等特点,对大功率设备的节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
非视域成像技术是计算成像领域中的一项新兴研究,该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均有着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如深空探测、自动驾驶、医疗诊断、搜索救灾、反恐作战和历史考古。与传统成
科学的轨道几何状态评价方法是保障列车安全舒适运行的重要支撑,车辆响应是评价列车运行安全舒适性的重要指标。由于轨道几何与车辆响应之间关系复杂,轨道几何局部峰值和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