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明胶超细微粒乳剂粒子的调控与感光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jiayo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鱼明胶作为保护性介质,制备纳米粒子乳剂.由于鱼明胶的超强保护性能,有效地抑制卤化银颗粒的生长,使之表现出与传统骨明胶体系明显的差异.通过改变系列反应条件,以期达到有效调控纳米卤化银微晶的粒径尺寸以及粒径分布.将所制备的鱼明胶纳米粒子乳剂进行化学成熟,采用硫代硫酸钠敏化剂增感,在50℃条件下取得了较好的增感效果.在最佳敏化剂用量下(2.6 ×10<-2>molNa<,2>S<,2>O<,3>/molAgBr),分别采用纯鱼明胶乳剂样片以及混合鱼-骨明胶乳剂样片进行低照度长时间(629秒)曝光,感光测试的结果显示出该两种乳剂感光性能的明显差异.提高纯鱼明胶纳米粒子乳剂化学成熟的温度至60℃以及70℃,感光测试的结果表明,高温会减少硫增感中心的形成,而增加灰雾中心的数量.同时高温也会提高化学成熟过程的反应速率,易造成化学成熟的过度.
其他文献
采用不同培养方法对我国东海14个站点可培养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通过16SrRNA基因分析确定微生物所属类群,分析不同海域微生物组成结构特点,并初步探讨人类活动对海洋微生
为探讨稻田对不同来源低污染水中氮的消纳利用效果以及化肥减量潜力,选用三种来源的低污染水:生活污水工程尾水、沼液和富营养化河塘水,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其稻田直接回用对水稻生长和产量、氮素养分吸收、田面水氮素径流风险、氨挥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动态的影响及其对化肥减量的贡献。具体研究结果包括:(1)等氮投入情况下,生活污水工程尾水、富营养化河塘水和沼液灌溉在减少化肥用量44.41%、12.8
近红外荧光成像以及近红外荧光探针技术在诊断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和材料化学等领域已经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发展具有高效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在离子检测、生物分子检测、细胞成像和肿瘤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氟硼吡咯(BODIPY)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此外,基于不同的功能特性可以对BODIPY的结构修饰,以改变其光学性能应用于近红外荧光探针、电化学传感以及生物成像等领域。本论文总结了氟
煤层气是一类重要的非常规性气体能源。由于O2的存在使得煤层气在富集CH4时存在爆炸的危险,故脱氧成为煤层气工业化富集过程中的关键。目前脱氧技术较多,例如催化燃烧、低温液化分离、变压吸附分离及化学吸附等技术。其中,化学吸附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而化学吸附的技术核心是吸附剂。因此对新材料的研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领域。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新兴材料,其功能化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自Jef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