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每项新媒介技术的诞生,都会给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带来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媒介环境作为信息环境、文化环境的变化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直接而显著。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社交化媒体技术的涌现及普及,已塑形出一个迥然不同以往的新媒介环境。社交化媒体以真实的人际关系为基础,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的广泛及快捷性,不断扩展用户的社交网络。相比传统的社交媒介更具有可信度,得到了普遍的接受和广泛的使用,尤其受到在校大学生的欢迎。在校大学生作为具有拥有潜在消费力,以及品牌可影响的潜在用户的群体,对于各大品牌商都有着非同凡响的吸引力。怎样的社交化媒体可以拥有更多的大学生用户,社交化媒体的哪些特征可以有效吸引大学生用户。这些问题的解答为社交化媒体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在大量阅读和梳理相关文献之后,以技术接受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在传统模型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基础上,加入社交化媒体娱乐性和时尚性两个变量,同时将用户特征(性别、年级、月支出水平)纳入整个模型,形成最终的大学生对社交化媒体使用偏好研究的模型。通过对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和检验调查数据的信度和效度,在保证样本调查数据有效性基础上,对各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之后对重要研究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确立大学生对社交化媒体使用偏好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接受模型在研究大学生对社交化媒体使用偏好时依然适用,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社交化媒体带给使用者的娱乐性对大学生对社交化媒体的偏好存在正向影响,并且在1%置信水平上显著,且用户性别差异同样会对其使用偏好产生影响。通过以上的分析和研究,可对我国社交化媒体以及基于社交化媒体的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发展和交易流程提供相关的信息,也可以对我国社交化媒体网站及手机应用软件发展的盈利提供相关的参考。为进一步论证本文的研究结果,本文选取社交化媒体中最受欢迎的微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微信收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的主要原因在于微信使用方便,娱乐性强,并可以支持大学生随时随地与同学朋友分享新鲜事的需求,极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沟通交流以及分享、获取讯息的需求。最后,本文立足于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中得到的结论,通过对大学生对社交化媒体使用的偏好分析,为社交化媒体何继续扩大用户规模,拓展用户市场等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