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与超越之悖论——论葛洪的仙道思想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la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葛洪是道教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助推了道教从民间宗教向神仙道教的转变,可以说,葛洪是魏晋以来的神仙道教最杰出的代表。他所作的《抱朴子内篇》,拥有很高的宗教哲学价值,首次完成了对神仙信仰体系的理论构建,并提出了具体的修仙方法,推动了道教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葛洪的道教思想是道教从汉代至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研究葛洪的思想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发掘神仙道教思想的发展历程。  葛洪的道教思想围绕神仙信仰、修炼仙道、最终得道成仙的进程进行展开。葛洪整个仙道思想所表达的终极目的就是实现“羽化成仙”,但这个结果并不是可以突然实现的,而是要经历异常艰苦的修炼过程。葛洪坚信“从人到仙”的跨越式转变一定可以实现,这种打破生命的局限,战胜现实的苦难,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强烈的乐生主义精神可见一斑。并且要最终得以长生成仙,绝不仅仅只停留在理论上的证明。理论是基石,用理论指导行动,积极的投身于修炼,落实到具体才是修仙成功更重要的法门。因此,葛洪对前期道教的各类方术、修炼方法进行了归纳整理,投身于收集各种求仙方术,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独有的,以还丹金液为主体的修仙方法。“修德”与“修身”并重,严格进行修炼,做到了以信仰指导行动,以行动成就信仰。展示了一种对待生命本身的尊重与热情,和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  在葛洪的修仙之路上,既有“受命所值”的修仙宿命,即世人有仙命是因为禀承了神仙之气,在胞胎之中就已注定。又有“我命在我”的命运超越,认为人可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这个“宿命”与“超越”的悖论式命题构成了葛洪仙道思想的整体风貌。
其他文献
传统的户籍制度是在我国计划经济发展体制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它在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对我国的人口管理机制、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社会资源要素的计划性分配以及社会秩序的稳
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终生为之而奋斗的目标。人的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物质生产能力的发展和精神活动能力的发展。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之下,物质生产能力的发展已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