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蛙种组物种界定及谱系地理学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rld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雨蛙种组(Hyla chinesis-group))是从无斑雨蛙种组分离出而来,为了确定中国雨蛙种组内物种数目、成种过程以及扩散模式,本研究选用线粒体12S rRNA和ND1基因,核基因POMC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国雨蛙种组进行物种界定和谱系地理学研究。研究样品采集自大别山地区和黄山地区,并结合来自数据库的雨蛙种组的物种的序列,分别采取贝叶斯法和最大似然法对中国雨蛙种组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分析得到的系统发生树拓扑结构一致并且得到很高的置信值的支持。系统发生树中中国雨蛙种组共分为六个支系,提示中国雨蛙种组可能存在六个独立的物种。进一步的物种界定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其中BFD的分析结果中BF值大于10,在BPP分析中结果大于0.95,均显著地支持在中国雨蛙种组中有六个物种存在。对中国雨蛙种组进行分歧时间模拟的结果显示,中国雨蛙种组起源于约18.84百万年前(处于中新世早期)。基于分歧时间,进行了祖先区域重建分析,发现中国雨蛙种组首先出现在广西-海南地区,然后从不同的扩散路线遍布全国。其中向东扩散的路线大致为:至南岭、武夷山地区,然后向北扩散到黄山周边地区,向南扩散至台湾。西向的扩散路线为:由广西-海南地区向西至云贵高原、四川盆地,进而到达秦岭山脉,最后抵达大别山地区。从整体上来看,中新世时期中纬度地区气候干旱、寒冷环境,以及在上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不断隆以及伴随而来的环境变化的后果可能是导致中国雨蛙种组形成目前谱系地理格局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在这个激进的时代,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和谐平和的方式体验工作和生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是沃尔沃建筑设备代理商——武汉中南工程机械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
数据预处理是监控系统所有工作中重要的一环,预处理的效果影响应急通信系统的维护。本文根据应急通信监控系统自身的特性,提出相应的数据预处理方法。
人类对机器人已经从渴望和想象的阶段跨越到了现代制造业实际应用的舞台。工业机器人作为机器人中的一种重要分类,开启了工业自动化的革新。
本文论述了基于PLC控制的翻转式检验台传送系统的功能、结构、原理及软件设计。文中详细介绍了PLC的选择,程序设计,PLC与器件的连接及系统的电气原理等,对系统运行过程出现的
近年来,跨国企业利用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的手段转移利润、规避税款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招商引资,给予了外
美国私立大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具有法人制度与董事会制度、外行与内行人员、大学自治与政府调控、行业自律与行业自治、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外部制约和内部制约相结合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