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刑罚本质问题是刑罚论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刑罚确定、量定以及执行的价值导向。在强调刑罚轻缓化、人道化的今天,对于刑罚本质的重新审视成为研究和运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刑罚本质问题是刑罚论的核心问题,一直以来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是刑罚确定、量定以及执行的价值导向。在强调刑罚轻缓化、人道化的今天,对于刑罚本质的重新审视成为研究和运用刑罚的理论必须。本文从刑罚本质的涵义出发,量定刑罚本质问题的界限,并阐述了研究刑罚本质的价值所在。接着对有关刑罚本质的诸多学说进行归纳、总结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基于对刑罚本质诸学说的评价,可知刑罚所具有的目的性本质,而“正义”的刑罚仅仅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刑罚无论从政治还是从价值的视角来看,都只是作为权力的符号(至少从刑罚目的论、刑罚报应论以及折衷主义的理论体系看来都是如此)。故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刑罚本质诸学说,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来实现认识视角的转换。即刑罚实际上不是“报应”,不是“预防”,刑罚是“救济”,是以冲突的解决为核心内容,只有使刑罚的适用实现对当事人的回归,实现对国家中立理念的回归,才能彻底甩开利益集团的政治诉求,移除出现在刑罚通往正义道路上的阻碍,真正实现刑罚的人道化,实现对权力的限制以及使刑罚本质与罪刑法定原则相统一。
其他文献
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基础之上,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图景。其哲学基础是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唯物论和生态辩证法,以及在唯物史观中,绿色发展理念对社会存
在人们的最初印象中,傅雷(1908-1966)好像只是一位大翻译家,已有不少研究者围绕着他的翻译观进行研究,但对他的文艺思想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综述近年来关于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共病的研究,包括共病率、共病对患者临床特征的影响及共病的临床意义。
本文对不同年龄、性别、不同锻炼程度、不同训练方式的不同人群,进行了不同情况下的采血,分别检查其肝脏对糖类、蛋白质、脂肪的代谢功能情况,初步发现三个有意义的结果。
建国初期的思想改造运动是近代中国思想政治和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史上针对知识分子的第一次大规模战役,其目的主要在于普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并
Ba(Ⅱ)、Sr(Ⅱ)、Ca(Ⅱ)与偶氮胂Ⅲ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显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严重重叠,各组分问相互干扰,用主成分回归及偏最小二乘法结合分光光度分析同时测定了人工合成样品中3组分
王树声(1905-1974),原名王宏信,开国十大将之一。1926年参加革命,从红军支队长一直干到军区司令,功勋卓著。1972年冬,王树声的大儿子王鲁光准备成家了,除了一间房、一张床和
周益(1840—1896),原名思益、字子谦、号次峰,广西临桂人。他出生于一支广西文化世家,于咸丰九年中进士,曾在湖北恩施、竹溪等地为官。晚年助教湖北,经心书院,是一位清廉爱民
要素制约迫使浙江纺织企业将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到要素制约较低的地区,表明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客观经济规律;浙江应成为高端纺织品的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销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