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测量二尖瓣环运动和位移,并探讨其对临床怀疑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的诊断及心功能评估价值。 方法: 根据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的病例,在排除急性冠脉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心包疾患、慢性阻塞性肺疾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脏彩超图像质量较差影响测量判断者后,最终选取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27例。选择同期体检中心就诊无基础疾病的健康人及无心力衰竭临床表现的高血压患者或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1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纽约心功能(NYHA)分级、血浆NT-proBNP测定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采集实时三平面超声心动图,后期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uantitative tissue velocity imaging,QTVI)技术,测量三个心动周期中左室壁二尖瓣环六个位点(左室侧壁、后间隔、前壁、下壁、前间隔和后壁)平均二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和最大位移,以《2012欧洲心脏学会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为标准诊断方法,从而行诊断试验,计算诊断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正确诊断指数,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更好地评价二尖瓣环舒张期最大位移Dm的诊断价值。 结果: 1.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舒张期二尖瓣环最大位移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各级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也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级数增高而减少(r=-7.45,P<0.001)。 2.以血浆NT-proBNP作为反映左室充盈压的间接指标,二尖瓣环最大位移和血浆NT-proBNP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r=-0.799,P<0.001)。 3.二尖瓣环最大位移预测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62,以Dm〈9.1mm为界限,预测HF-pEF的敏感性为87.1%,特异性为95.8%,准确度为0.829。 结论: 二尖瓣环最大位移可以用来评估HF-pEF患者心功能衰竭的严重程度;其用于诊断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接近1,诊断价值较高,以Dm〈9.1mm为界限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二尖瓣环位移为临床诊断和评价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患者提供了更丰富、更准确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