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工业化水平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工业发展不仅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助于完善地区规划。工业化发展的主要作用包括: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带动工业发展,推动社会经济进步,同时提高经济发展速度,降低经济运营成本。工业化的发展优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础。在生产力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前提之下,工业生产效率也会随之得到提高,有利于工业生产模式的优化和完善,创新工业生产方式,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在此背景之下,产业发展方式也会随之发生转变。本文的研究是以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作为基础,研究地域包括山东省内各个地区,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山东省东、中、西部各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有助于合理构建和优化山东省的工业发展方式、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工业差异、推动不同地区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并且促进相关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随着工业生产效率发生变化,生产组织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互动发展机制也各不相同。就研究对象山东省而言,由于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程度等背景都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这篇文章采取山东省1972年到2018年的数据,分别对山东省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的城市工业主导产业占比以及城镇化率进行分析比较,系统归纳出山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分析山东省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发现山东省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布局“东重西轻”即东部沿海城市工业比较发达而西部内陆发展比较缓慢。在产业类别上,依托工业革命的演进生产组织方式不断发展,知识密集型行业占比越来越大,同时山东省内各城市依托自己的优势形成不同的产业集群,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而山东省的城镇化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逐步变化,城镇化率显著提升,城镇化体系逐步完善,城镇化格局呈集群式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持使得城乡发展加速融合。山东省发展必须遵循生产组织方式的演进过程,积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利用好政府这个媒介,积极贯彻国家号召,构建集群创新体系,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