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长恨歌》“光”的修辞学阐释

来源 :阜阳师范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lyx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参照现有研究成果,借鉴谭学纯先生的广义修辞学理论,以文本反复出现的词语“光”作为切入点,从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以及精神建构三个层面对《长恨歌》进行研究。绪论部分从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恨歌》的研究现状,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意义、写作思路及创新点。第二章是有关王安忆在文本建构中对修辞要素“光”的自觉选择的分析,上海的凸显印象与作家的有意选择是文本中出现286处不同“光”的描写的关键之所在。在对“光”的具体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光”不仅种类多样,且出现于不同的场合,担负着互异的文本作用。第三章对《长恨歌》中“光”的自然表现与修辞表现作详细阐释,探析王安忆在修辞技巧层面对修辞要素“光”的处置方式。“光”在文本中呈现出精彩绝妙的语言表现形式,意味无穷的动词选择、超常的词语搭配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辞格妙用都集中体现了作者自觉的话语建构意识。第四章就“光”在激活文本环境、塑造人物形象以及推进情节发展三个方面所具有的修辞功能展开分析,探明“光”在修辞诗学层面如何推进《长恨歌》文本建构,形成完整统一的叙事结构。“光”伴随着王琦瑶的一生,并且出现于她所在场的所有生活场景之中,在凝铸出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的同时,也为典型人物的形成创造了典型环境。整个文本框架建构的过程中,作者利用三次“光”在床顶上摇曳的情景架构起宿命悲剧的叙事走向,同时采用三点钟阳“光”的意象不断进行预示,推进着情节发展。第五章从接受和表达两个角度对“光”在修辞哲学层面如何参与主体的精神建构进行深入分析。表达者借助“光”完成了王琦瑶以及众多女性角色的追“光”之旅的人生设计,成功向读者传递了自己的表达意图。接受者在品味《长恨歌》之时,经历了两次审美过程。寻求类似于白居易《长恨歌》美丽爱情再现失败的同时,感受到了另一种基于生活体验的长恨感叹,并且促使人们从中汲取着点燃内心之“光”的巨大力量,产生一种积极的修辞效果。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简要概括,并指出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采用全数字闭环光纤陀螺组成的惯性测量单元的实现方法,采用DSP作为中央处理单元,完成三轴组合的时序控制、数字解调、滤波算法、波形合成及数据传输,并对三轴陀螺进行了全
当今世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繁荣和蓬勃发展,产生了诸多网络媒体和应用,同时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应运而生。网络评论就是这些互联网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般客观文档内容不同
品牌经营是汉正街日用工业品批发市扬发展的基本思路.即以"汉正街"品牌为依托,实行品牌特许授权经营,逐步形成规范化、现代化的日用工业品批发市场,并在未来的发展中与电子商
在当前高度竞争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效能,才能在市场中拥有竞争优势,企业目标的实现要依靠组织中每位员工的绩效,如何提升员工的绩效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而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环境的互联网化,员工的睡眠状况遭到了严重破坏,低质量的睡眠给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表现带来了负面影响,降低了员工的绩效产出。正念是指员工专注于当前的事情、观察刺激不加评价的一种特质,已有研究表明,正念
观测粗差是影响动态系统最优滤波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静态平差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动态滤波系统粗差探测的理论和方法,简单的应用实例说明,文中介绍的粗差探测方法是有效的
在我国,传统食醋的酿造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被称为中国“四大名醋”的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和四川保宁醋。随着传统食醋酿造工艺的不断发展与优化,食醋酿造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后期,北京、天津、山西等地的一些食醋生产企业开始生料制醋技术的研究以及生产。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料酿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西省长治市潞城市圣堂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以生料制醋工艺酿造食醋
为了减小陀螺加速度表输入失调角,从理论上分析了陀螺加速度表输入失调角存在对陀螺加速度表测试精度的影响,提出了利用三轴转台设计减小陀螺加速度表输入失调角的试验方法.
2010年6月22日,大西安总体规划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论坛在西安举办,"大西安"总体规划首次亮相,规划称要将西安建设成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富有东方历史人文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性格特征甚至是命运都和自然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性格,地理环境的确给生活在其中的民族上打上了深深的烙
传统面向物联网终端设备的身份认证方案依赖于某个可信第三方,这种中心化认证方式存在着易遭受内外攻击而引发单点故障或数据被篡改等安全问题。具备去中心化、数据防篡改和可追溯等特性的区块链技术为此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尽管现已有学者将区块链技术引入物联网设备身份认证研究领域,提出了一些基于区块链的身份认证方案,但也存在着诸如不能抵抗伪装攻击、不具备不可否认性、只能单向认证等缺点。因此,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