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影像的孝感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生态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化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是加剧环境问题的挑战之一,特别是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将严重影响城市生态环境乃至全球生态环境。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范围、驱动因素和后果对于土地资源的适当管理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自21世纪以来,孝感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导致建成用地的不断扩大,粮食政策的颁布和土地资源的不规则开发利用等,导致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类型和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更重要的是生态环境也受到了影响。基于此,本文选取了孝感市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的五幅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利用动态变化模型对孝感市的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指数和生态效应模型等进行计算和分析,得出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和生态效应的时空异质性变化。通过上述内容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孝感市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4以上,且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的周围。孝感市每期耕地面积分别占总面积的70.87%、68.95%、68.49%、65.76%和64.05%,是孝感市的绝对优势地类且面积逐年减少。林地是孝感市第二大地类,主要分布在孝感市大悟县,与耕地面积变化趋势相反,占地面积逐年增加。从转入转出关系看,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转入和转出关系最密切,其中大悟县内土地流转程度最为剧烈。从土地利用程度方面看,研究期间孝感市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幅度变化不显著,其中水域和建设用地的指数最大,分别为1.513%和2.031%,研究区整体发展较为缓慢。(2)孝感市生态系服务总价值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研究区五个时期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分别为287.92亿元、291.26亿元、302.15亿元、306.87亿元和300.08亿元,净增加3.34亿元,且不同地类的生态服务价值占比均发生变化,总体结构趋于稳定化。林地和耕地是孝感市的主要地类,这两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有突出贡献。(3)1980-2020年孝感市生态服务价值(ESV)各等级总体格局稳定,空间差异化显著,呈“北部偏高、南部偏低”状分布。运用格网对孝感市各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等级分布,发现该地区高和较高ESV区约占据全部格网单元的1/3,且面积逐年增加,五个时期生态服务价值均存在明显的空间正自相关性。由孝感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变化的空间分布得出,研究区等级不变ESV区占62.95%,等级上升ESV区占18.07%,等级下降ESV区占18.98%,总体格局稳定。研究区内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变化显著且趋于分散化,下降ESV区主要分布在孝感市的中部区域,上升ESV区主要分布在孝感市的南部区域。(4)研究区生态风险区域划分呈现出“北低南高”的空间分异特征。1980-2020年孝感市一直处于偏高的生态风险水平,较高生态风险指数和高生态风险指数区约占据研究区面积的70%。四十年间孝感市高风险区变化呈集中分布状,且面积逐年增加,其高生态风险区空间变化表现为以核心区域向周围扩散,与研究区建设用地的扩张方向一致。较高生态风险区集中分布在孝感市的中部和南部,较低生态风险区分布在东北部(大悟县),与孝感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具有空间一致性。孝感市生态风险等级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呈现正相关关系,即孝感市主要地类开发强度越强,生态风险越高。
其他文献
目的:近些年来人们的对于性的观念、态度出现了巨大的转变,对于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以及关于婚前及婚外性行为的认同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对于出轨等不忠行为的接受程度呈提高态势。国内外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各类人格特质(如黑暗人格,大五人格等)与社会性取向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光明”与“黑暗”人格特质的差异,它们可能从不同方面对社会性取向产生影响。本研究从光明人格与黑暗人格的角度出发,以生命史策略为中介,
学位
用3种方案研究金融不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的自适应滑模同步,根据分数阶滑模控制理论给出金融不确定分数阶混沌系统取得滑模同步的3个充分条件,并对3个控制方案进行比较,对所得结论进行验证.
期刊
由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城乡发展成为广大国民热切关注和探讨的问题,也是众多学者专家去研究分析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土地利用地类的变化和土地覆被变化入手,分析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的变化,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与城乡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土地资源规划和城乡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本文以四川省西昌市为例,构建2000年-2020年四个时间段(2000-2005年、2005-2010年、2010-2015年和2015年-2
学位
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化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集团并购业务也逐渐增多,但其中不乏失败的案例。总结以往失败的案例发现,长期以来管理层在做出兼并和收购决策时,考虑的关键要素是融资优势或产品的协同作用。不过近年来,文化融合成了人们关注的主要对象,尽管收购对象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线可能是最初的一些吸引因素,但是,并购业务能否真正实施与两家公司的文化能否相容有着密切关系。通过变革促使企业文化融合成为兼并重组企业
学位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属于气象灾害多发地区,尤其是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也将面临更多的风险挑战。因此,研究农业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以及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程度,对提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基于Python爬取的气象数据分析了 1985-2014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然后基于气象站点的观测数据分析了低温积温和暴雨累积降水量的时空演变,最后基于灾
学位
本文主要研究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问题。本文在中共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时代背景下,理清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逻辑关系,得出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经验路径,是有利于认识集体经济发展规律,有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有利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运用文献
学位
恩施州作为湖北省西南门户,是连接西南部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关键枢纽点。它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塑造了奇特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相比而言,恩施州文化资源薄弱。该区域的传统村落数量居湖北省首位,传统村落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资源,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既有利于探究村落内部文化,也利于探寻村落旅游开发潜力,从而助力恩施州旅游发展。本文以恩施州81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梳理了三脉属性表,并基于社会记
学位
风积沙作为沙漠地区公路路基填料是非常理想的,因其成本较低,绿色环保。本文通过对风积沙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对风积沙路基填料作了初步介绍,进而对风积沙的静力特性、击实特性、振动压实特性、弹性模量及承载比进行了阐述,最后对改良风积沙的稳定性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振动干压法是沙漠公路路基施工最适宜采用的施工方法;干密度及含水率是影响风积沙静力特性、弹性模量及承载比等性能的重要参数;改良风积沙路基土或物理加
会议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信息技术随之蓬勃发展,纪录片视频广泛应用到地理教学中,地理纪录片视频资源以其生动性、直观性受到广泛的认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日渐重要的课题。同时也引发思考:地理纪录片视频资源在培养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中的作用效果如何?如何将学生感兴趣的地理纪录片视频运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成为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以视听教
学位
<正>朱莉·M·戴维斯在其撰写的《幼儿与环境: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早期教育》一书中指出,自然是关系儿童健康、幸福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揭露了儿童与自然日益分离的现象及原因,并呼吁建立儿童与自然之间的密切联系。自然是幼儿成长的重要伙伴,但各种人为屏障阻碍了幼儿与自然的接触,使得幼儿的“自然缺失症”频发。因此,幼儿园和家长要形成合力,共同筑造“亲自然”环境,让幼儿在自然中茁壮成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