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锂镧钛氧离子导体/聚丙烯腈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747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态电池由于其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宽工作温度区间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日益增长的电子消费市场中潜在的电化学储能设备发展方向。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作为最常见的固态电解质有着易制造、高柔韧性、低成本、质量轻等优点,但是它较低的离子电导率和较差的机械性能限制了其发展。无机陶瓷固态电解质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较高的离子电导率。然而,它们与电极间界面接触差的问题还需解决。复合固态电解质能够结合这两种电解质高离子电导率、优秀机械性能和良好界面接触的优点,是应用于固态电池的合理选择。当前,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重点是进一步提高离子电导率。本研究论文基于填料设计,制备一维结构的开放式锂镧钛氧Li0.33La0.557TiO3(LLTO)纳米管和LLTO纳米线加入聚丙烯腈(PAN)聚合物基底中制备性能优异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并研究了填料结构对电解质离子传输能力的影响。具体如下:1.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LLTO纳米线材料作为离子导体,加入到PAN基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中制备LLTO纳米线/PAN复合固态电解质。具有一维结构的LLTO纳米线相较于传统的颗粒填料能够提供连续的离子传输路径,可以使离子沿着LLTO纳米线快速迁移。此外,LLTO纳米线作为活性填料能够提高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锂离子浓度,降低锂离子的迁移阻力。基于这些优势,该复合固态电解质表现出高离子电导率(1.6×10-4S cm-1)。2.通过梯度静电纺丝可控热解法制备由小纳米颗粒相互连接组成的开放式LLTO纳米管,制备LLTO纳米管/PAN复合固态电解质。纳米管内部的管道和管壁颗粒间的间隙能够提供三维的离子传输通道。此外,纳米管大的比表面积可以提供更多的具有快速传输离子能力的填料/聚合物界面区域。纳米管表面孔洞能够增强填料和聚合物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电解质中锂离子的浓度。结合电化学表征,LLTO纳米管/PAN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达3.6×10-4S cm-1;活化能为0.13 eV;电化学窗口5 V;锂锂循环超过1000 h;在锂-磷酸铁锂电池中可以在0.5 C的电流密度展现142.5 mAh g-1的容量并在循环10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90%;使用三元正极材料组装的电池在3-4.3 V下稳定循环50圈。这个工作表明,设计的一维LLTO纳米管作为填料加入到复合固态电解质中能够增强离子的输运能力,为制备高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策略。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人口飞速增长,能源要求量逐渐加大,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引发了一系列环境污染和能源紧张问题。生物质作为一种廉价、可再生、可广泛应用的资源,利用其作为起始原料生产生物燃料和高价值生物化学物质已被确定为一项可持续战略,以减轻对迅速减少的化石能源的依赖。但是生物质的结构复杂,通常需要催化加氢脱氧来提升品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其灵活可控且稳定的结构被认为是非均相催化剂的理想载体之一
学位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以其优良的高低温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防水领域。然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在服役过程中不仅会发生热氧老化,服役于酸雨、盐碱以及沿海地区还会遭受化学介质的侵蚀。热氧老化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关于化学侵蚀对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的影响研究尚很少,化学侵蚀不仅会影响防水材料的物理性能,对其老化性能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化
学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低成本的制造工艺等特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超过25%。而真空沉积的顶部和底部电极限制了钙钛矿材料低成本的优势,减缓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向廉价大面积产业化的进程。因此,可低温溶液处理透明电极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具有良好的溶液加工性、高透明度、高电导率、良好
学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其高的功率密度、能量密度、长的使用寿命长以及良好的安全性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锂资源的短缺使得钠离子电池成为研究的焦点,但钠-石墨系统热力学不稳定,使得钠离子电池的研究仍存在着诸多限制。因此,探索电压范围合适、价格低廉、安全性高、电化学性能好的锂离子电池(LIBs)和钠离子电池(SIBs)的负极材料具有重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碳材料是最为常见的负极材料,但仍存在诸如理论比容量较低
学位
天然高分子具有来源广泛、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能源工业等领域。碳点(CDs)作为一种新型的碳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学性能、低成本、环境友好性、高比表面积和高电子迁移率等优点,在生物成像、药物释放、传感器以及超级电容器等领域显示出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具有刺激响应性天然高分子的电沉积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微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构建各种功
学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成本一直是阻碍其商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降低成本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降低Pt的使用量,但低铂载量催化层依然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由于粗糙度降低而产生的局域氧传输阻力的增加。为了研究催化层内的局域氧传输阻力的相关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探究:(1)许多研究者尝试在降低Pt载量的同时掺入一定量的裸碳,来保证催化层拥有一定的厚度,然而这种研究方法并不是仅仅改变了催化层的厚度,催化
学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空作业车在各个领域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近年来高空作业车在消防灭火和应急救援等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需要大力发展高空作业车水平。高空作业车轻量化是研究的重点领域。车臂是高空作业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臂轻量化是实现高空作业车轻量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在高空作业车车臂整体结构材料国产化开发过程中,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研究超高强钢BR1500HS的焊接工艺和大型作业臂构
学位
淡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严重制约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膜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策略。然而,大多数分离膜都由化石基高分子材料制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环境污染。因此,开发可降解的环保型高分子膜材料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此外,高分子滤膜极易被溶液中的有机胶体、蛋白质、脂肪、微生物以及无机颗粒悬浮物等污染,使膜的分离性能下降,为应对这一挑战,可以通过物理共混改善膜孔结构或表面化学改性改善膜表
学位
电子束敏感材料的微观结构研究一直是材料科学和电子显微学上的共性难题。例如,有机金属框架(MOFs)结构材料、共价有机框架(COFs)结构材料、沸石分子筛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二维碳基材料等电子束敏感材料,由于他们通常具备特殊的微观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位点等优势,使得这些材料往往拥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它们在电子束辐照下极易损伤,使得难以直观揭示他们的微观精细结构,导致其结构-
学位
随着军事武器的快速发展及5G时代的到来,人们迫切需要开发高性能的吸波材料,来解决当下电磁污染的问题。生物质碳具有环境友好性、低成本和良好的理化特性等优点,已成为新型吸波材料的潜在候选者。然而,由于其单一损耗机制,表现出较差的阻抗匹配特性,难以同时实现宽频和强吸收性能。通过引入多孔及多组分结构改善生物质碳的阻抗匹配特性,提高其衰减能力,得到兼具宽频、强吸收的吸波材料。本文采用来源易得的柚子皮(SP)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