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并行深入、经济发展持续高速增长而社会开始大规模变迁为特征的新时期。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以后,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社会的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带有本文所讨论的非政府组织特征的各种社团组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起来,在数量和种类大大发展的同时,其组织独立性明显增强,合法性也日益得到确认,在社会上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和职责。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一些因素阻碍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致使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方向还很不明朗,这些因素包括制度约束、社会资源约束以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局限。为了克服这些局限,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政府和社会应对非政府组织加强引导并进行监督,使非政府组织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方式更加适应发展的需要,增加可信度和创造性;还要有健全的法律制度,为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积极和稳定的制度环境。另外,非政府组织应该通过自己的积极作为,发挥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为自己的生存及发展赢得更为有利的条件。
本文主要有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其起源等一般理论进行了梳理,给与非政府组织在社会结构中的定位,并系统分析了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职能,为以下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阐述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动因、发展现状以及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制约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因素,其中包括:制度约束、社会资源约束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发展的局限;第四部分介绍了美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为我国非政府组织克服制约因素、健康发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第五部分提出了克服制约因素,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健康发展的对策;最后一部分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为个案,分析我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论证前篇理论。
通过以上研究,认识到在现阶段我国自治环境缺乏的情况下,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政府、社会、及非政府组织自身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将对公民社会的构建起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