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样间隔和色差大小对视觉色差的影响

来源 :温州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qim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颜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色彩管理”这一词汇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色差的概念也日渐清晰。现有的色差预测模型都有特定的参考条件,如果要更加有效地表征和准确地评价物体表面颜色之间的差异,就需要研究分析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的人眼视觉辨色特性和色差预测模型。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为了研究色样间隔和色差等级对视觉色差的影响,实验制作了围绕5个颜色中心(灰色、红色、黄色、绿色、蓝色)平均色差等级分别为1、2、4和8的有间隔印刷色样对,共460对;组织了15名观察者参与色差评价心理物理学实验。(2)为了研究大、中、小色差等级对视觉评估的影响,利用线性拟合、数理统计、色度椭圆拟合等方法对不同色差等级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色差等级对视觉色差评价的影响较大,即色差越小,人眼视觉的色差评价的不确定性越大。(3)为了研究有/无间隔对视觉评估的影响,利用数理统计、色度椭圆拟合、Monte Carlo椭圆比较等方法对有间隔色样对和无间隔色样对的数据集进行比较。比较结果发现,间隔对视觉色差评价有影响,且随着色差等级的增大,影响逐渐减小。本文还利用了色度椭圆拟合、Monte Carlo椭圆比较等方法对实验数据集和以往收集到的数据集进行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无间隔比样本材质对视觉色差的影响更明显。(4)基于实验数据集评价了CIELAB、CIEDE2000、CIE94、CMC、CAM02-UCS、CAM16-UCS等6个经典色差公式的预测性能。评价结果表明,CAM16-UCS色差公式的表现更优。本文利用明度参数因子(k_L)和彩度参数因子(k_C)优化方法、明度参数因子(k_L)优化方法及功率函数优化方法对色差公式进行优化,还提出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优化方案,有效地改善了色差公式的预测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人类生产力的极大改善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日常使用的计算机性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极大的改善了我们生活的质量和方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云计算的普及和计算性能的不断优化改进,所以互联化和数字化的生活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从当今最流行的数字货币(比特币、莱特币)、电子支付手段(支付宝、微信钱包)和使用最普遍的数字图书馆就是最好的体现。但是,当数字时代带给我们很大便利
混沌序列具有初值敏感性、非周期、均值遍历性等优良的特性,因此混沌序列在保密通信、数字图像加密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传统的数字混沌序列受限于计算机的存储字长,不可避免地存在周期退化问题。另一方面,在硬件实现时,过大的计算位宽会增加硬件迭代边界,使得序列的输出速率降低,从而降低了加密效率。本文采用了基于余数系统和置换多项式的混沌序列生成方法,该方法利用余数系统将大位宽的乘加运算用多个小位宽的并行运算
立体匹配是在两个或多个相同场景的二维图像中找到对应的匹配点,根据匹配点的对应关系,求出该场景的视差图。由于受到噪声、遮挡、深度不连续区域和低纹理区域等这些因素的影
软件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突出,当下,除了应用同行评审和软件测试等进行验证外,还可应用形式化验证在项目早期尽快发现软件缺陷。形式化验证指采取数学方式对软件系统建模并分
近年来,液晶面板以其轻巧,便于携带,高清,大屏,色彩绚丽显示,微功耗等优点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越来越广,已占据显示市场的主流。随着人们对液晶面板显示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
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有望在5G网络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M2M通信网络中,机器类通信设备(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Device,MTCD)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
背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脑血管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新发现的生物活性肽Salusin-α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主要通过抑制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
流程挖掘作为企业信息系统日志分析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用于理解系统运行时产生的流程执行日志、多视角地发现流程模型以及结合挖掘结果进行服务管理。在以移动应用为代表的新
基于传统学习方法的情感分类是以大量标签数据为基础的,因此利用标签样本充足的相关源领域去帮助标签数据不足的目标领域进行的跨领域情感分析、成为克服标签样本不足的一个
毫米波通常指波长在1-10mm之间,工作频率在30GHz到300GHz之间的电磁波。毫米波技术在国防、人工检测、5G通信、无人驾驶汽车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毫米波振荡器是毫米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