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hj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影子银行在迅速发展,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日益凸显,从而引起各界广泛的探讨。影子银行发挥着与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功能,且具有经营方式灵活、较少受到监管等的特点,给资金需求者开辟了新的融资途径。而我国的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长期处于劣势,多数存在融资难的问题。因此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影子银行和中小企业融资的已有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的特点、主要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融资难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机制并提出研究假设。实证方面,本文利用新三板上市公司数据,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影子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1:大型金融机构中的影子银行产品,例如银行理财产品、信托公司信托产品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2:小额贷款公司、民间金融等影子银行中小金融可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但作用有限;3:商业银行利率越高,中小企业越容易得到贷款,中小企业负债水平越高;民间借贷利率越高,中小企业越难获得贷款,中小企业负债水平越低。最后,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本文提出要加强影子银行监管,鼓励小贷公司和民间金融的发展,营造公平的融资环境。
其他文献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起着巨大的不容忽视的作用,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实现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国企改革、促进消费、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合理分配、社会稳定等经济目标的必要前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我们的具体生活中,社会保障对每个居民及家庭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并且将会影响到每一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与经济行为。既然社会保障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