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璞作为活跃在当代文坛的“常青树”,以其清婉的笔触,构筑了一个内敛的智性艺术世界。知识的男男女女是组成这个世界的有效元素,在“建设国家”的宏大话语之下,从内心到体肤接受炼狱般的考验:追求事业的价值诉求最终战胜“小我”的情感之需,在特定的意识形态中祭起理性的大旗,以隐忍和舍弃为代价最终完成理想的人格范型。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宗璞塑造的是“正态”社会状态之下的中坚分子,是“维常”的核心力量。 浸润中西文化素养使得宗璞的小说创作得以在多维文化空间中展开,一方面传统的伦理道德支撑着人物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现代岗位意识内化在他们的行为之上,由此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的胶着:无论是宗璞笔下的知识女性的浪漫爱情,抑或是男性知识分子的“家国”梦,就某一层面而言,皆在于诉说“传统”与“现代”。胶着并不等于矛盾,如同“现代”不能与“传统”断裂一样,宗璞以探寻“人的自由、人的选择”为旨归弥合了它们的鸿沟。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不仅体现在宗璞小说创作价值的追求上面,艺术的描摹为这一融合担当了恰切的载体:立足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在“似与不似”之间达到神似和余味无穷之效来迎合卡夫卡艺术世界的诡谲,开创了蕴藉浑厚的多维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