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分五个部分分析金融证券化及金融证券化对中国的启示.第一部分为基本概念的解释.先解释金融证券化的涵义,随后着重解释金融证券化之主流"资产证券化".分别从资产证券化的含义、特征、种类、效率及风险与控制等方面来分析.第二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进一步解释.在这部分具体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运作、运作程序及资产证券化与投资银行的关系.第三部分分析金融证券化产生的原因.金融证券化的产生与8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和金融创新浪潮密不可分,其次证券化又是沟通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桥梁,而金融证券化和金融全球化交织在一起推进了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全球化业是很大的促进.第四部分是国外证券化对中国的借鉴.60年代末美国最早的抵押贷款证券问世.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资本市场的规模和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加之金融管制的放松等,资产证券化在世界各国迅速发展.1994年,香港发行了3.5亿港元的抵押贷款债券.到1996年,资产证券化进一步延伸到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日本等亚洲国家.中国的证券化始于90年代初,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中国也有不少成功案例.第五部分是金融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这部分围绕中国开展金融证券化的重要意义、推行证券化的可行性、推行的障碍等展开分析,随后指出投资银行是证券化的主角,最后分析了中国推行证券化的对策.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来看,金融证券化有利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有利于增加消费热点,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盘活存量资产,改善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有利于加速中国住房体制改革:可以为企业提供新的融资工具.该文的探讨仅是对此金融创新工具的浅析,并对此创新工具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拙见,由于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定有不当之处,尽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