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视角下的毛姆小说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angp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威廉·萨摩赛特·毛姆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其小说作品被翻译为多种语言,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喜爱,因此被誉为“故事圣手”。毛姆的小说广受读者好评,却长期不受批评界认可,这种典型现象被称为“毛姆问题”,传统批评界认为毛姆作品缺乏思想性和艺术性,本文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通览毛姆的小说观及小说实践,试图挖掘毛姆小说中的哲学美学意蕴。本文始终关注毛姆作品与生命美学之间的关联,选择毛姆的文学随笔及部分有代表性的长篇、短篇小说进行分析总结,旨在通过对毛姆的小说观,小说中人物形象及主题的分析,提炼整理出毛姆小说中所蕴含的生命美学特征,进而挖掘毛姆小说中独特的哲学意蕴。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四章)、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是对论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及文章的研究方法做出梳理。第一章分别对生命美学的发展、内涵做出概括,同时分析毛姆小说创作的哲学、美学背景,提出毛姆创作与生命美学的关联。第二章从生命美学视角来审视毛姆的小说观,分析毛姆小说观中体现出的生命美学内涵。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毛姆小说观中提炼出注重本能的小说本体论、重视心理的小说批评观,论述毛姆小说观中的非理性精神。第二部分从毛姆独创的叙述视角和多元统一的小说人物创作观,体现其小说观中对传统二元对立的消解。第三部分,通过毛姆小说创作的主观倾向及其小说功能观,分析其小说观中高扬的主体性。第三章从生命美学的视角来分析毛姆小说,总结毛姆小说中的生命美学表现。本章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毛姆小说中人物的孤独生存状态入手,将其分为他人不可知的生存孤独和精神探索者的孤独求索。第二部分从毛姆小说中的生命虚无本质切入,分析毛姆小说中的存在虚无与文化虚无现象。第三部分从毛姆小说中体现出的生命自由理想切入,分析毛姆给现代人提出的禁欲主义和回归自然两条自由之路。第四章对毛姆小说观及小说实践中显示出的生命美学思想做出客观评价,并试图分析“毛姆问题”产生的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以相变增韧为重点,对近10年来国内外结构陶瓷的增韧研究作了简要的评述,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当前传播媒介不断经历由互联网技术革命推动的大转型,已有媒体形态逐步通过自我革新进化,实现与人在主体层面的融合,在传播过程中追求身体的“参与”、“在场”,使身体的舒适感实现最大化,从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一新的传播形态——沉浸传播被认为是新的媒介时代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沉浸理论则专注于对沉浸传播的效果进行考察。沉浸理论认为沉浸体验状态下人们将意识集中在具体的活动中,并且失去了自我意识,其他不相关
固液相变是实现潜热储存和释放的重要途径,潜热蓄热具有蓄热密度高、相变温度范围广、相变材料丰富且价格低廉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利用、电力系统“削峰填谷”以及余热
目的:评估应用替比夫定对阿德福韦酯治疗应答不佳慢性乙型肝炎24个月疗效。方法66例对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应答不佳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采用替比夫定(600
一、保护现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省委省政府专项规划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封育草原1112万公顷,改良退化草场2568.11万公顷,治
<正> 射干为多年生鸢尾科草木植物,别名蝴蝶花、乌扇等。以根茎入药,有清热解毒、降气祛痰、散血消肿作用。射干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排
目的:探讨宫血净颗粒中药物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鉴别宫血净颗粒中的黄芪、茜草、枳壳、益母草四味中药。结果:TLC法可以鉴别出黄芪、茜草、枳壳、益母草的特征斑
基于VB和SpeechSDK设计了一种课堂随机语音点名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文本格式的学生名单建立点名列表,随机选择学生,并通过语音播报其学号和姓名。为防止在随机过程中出现重复
<正>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始终坚持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作为一条主线,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在当前科学、和谐发展的新形势新阶段,省委提出了农业、工业、旅游、文化从大
近场声全息技术声源定位精度高,并能实现声场可视化,在工程降噪领域应用前景广泛。文章将该技术应用到电动机的声源识别定位中,识别定位精度高,为电动机的工程降噪设计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