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合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活动,是实现现代交通运输高效发展的基本途径,反映了交通运输从单一运输模式独自发展向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交通强国背景下,综合运输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的重要性得到凸显,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生产分工布局的调整以及人民消费能力的提升,旅客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高效化、多样化、便捷化需求增加,对综合运输提出了新的发展需求。综合运输效率是衡量综合运输运行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而客货运输组织效率作为综合运输效率的核心层次,是综合运输资源合理配置和客货运输需求满足程度的重要反映。因此,有效地评价和分析客货运输组织效率,对推进综合运输发展规划、推动客货运输服务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系统梳理目前综合运输效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运输供给和需求理论界定了客货运输组织效率的内涵和特性,为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其次,将综合运输的客货运输生产过程拆分为客运服务过程、货运服务过程和经营收益过程的网络结构,分析各过程的投入产出指标,并结合非期望产出以及投入产出的松弛性,构建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对顾客满意度、货损率、运输安全水平和环境污染程度等定性指标利用区间2-型模糊集进行描述,整合有效生产前沿面和无效生产前面对效率评价的优势,构建区间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并通过Charnes-Cooper变换和区间2-型模糊集约简将评价模型转化为简单易处理的数值模型,便于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最后,以吉林省综合运输系统客货运输发展水平为例,在分析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利用构建的区间2-型模糊集动态双边界网络SBM-DEA模型对2011-2018年吉林省客货运输组织效率作出评价,分析基于不同生产前沿面的客货运输组织效率评价结果,找出吉林省客货运输发展弊端,为吉林省综合运输发展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