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背景下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风险的约束效应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ce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到了关键阶段,外资银行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创新和金融业务自由化都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银行业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自2006年底开始,中国履行加入WTO时的承诺,如期全面开放金融业的大门,中国的银行业也在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盈利能力挑战和风险控制考验。竞争格局的变化侵蚀了银行的市场势力和垄断利润,改变了我国银行业的特许权价值和风险承担水平。因此,在当前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研究银行特许权风险约束效应具有重要意义,监管者和银行都可以借助银行特许权这个中间量来促使银行业健康稳定运行。本文正是基于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从银行特许权的视角研究银行的风险动机与风险承担。首先,本文从利率自由化与特许权,外资进入与特许权,证券投资(含衍生品)与特许权这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金融自由化对银行特许权的影响以及风险传递路径。其次,立足于对我国银行业特许权风险约束特征的深入考察,依据Marcus(1984)利用期权定价公式对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关系的阐述,本文提出了包含金融自由化因素的银行特许权风险约束模型。然后,本文在国内5家上市银行2003至2009年半年度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托宾Q的方法来测算特许权价值,利用z-score来测度银行风险承担水平,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上市银行特许权风险约束效应进行了两个阶段的实证分析,第一个阶段检验了银行业特许权价值来源因素与影响因素,其中检验过程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骤是检验银行特许权来源因素,即银行自身相关因素和市场因素(含宏观因素),第二步骤是检验银行特许权的影响因素,即金融自由化因素。第二阶段检验了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风险承担和特许权价值的关系。结果发现,我国上市银行的特许权存在风险约束效应。然而,随着金融自由化的推进以及我国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上市银行特许权价值正逐渐受到侵蚀,保持特许权价值的关键在于提升银行内在效率,尤其是提高盈利能力。具体结论如下:在利率自由化的过程中,我国银行特许权价值在逐渐收窄的利差冲击下缓慢下降,导致银行具有更强的冒险动机和道德风险,但是银行的实际风险承担水平却在下降,原因是我国上市银行在不断提升的盈利能力,不断扩充的资本金比例以及不断提高的风险控制能力等因素影响下保持了稳定性。外资银行的进入提升了我国上市银行的内部效率,尤其是提升了我国银行的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由内部效率驱动的盈利能力提升了我国银行的特许权价值。同时外资进入的稳定性效应也有所体现,外资银行的进入带动了国内银行尤其是上市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使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有所下降。银行证券投资和创新业务增长迅速,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稳定性产生了较大冲击,上市银行的证券投资业务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增加了银行风险承担水平。   最后,本文分别从监管当局与银行自身两个层面对银行的特许权与风险管理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程度逐步加深,一国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对中央银行政策调控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而货币政策作为中央银行促进宏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
在信息化时代,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兴起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生活。那么,如何使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上的各个参与主体实现收益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满足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需求成为了本文的
自2002年伊始,伴随着经济长期稳定及高速的发展,我们的经常项目顺差不断扩大和外汇储备激增,人民币汇率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针对国际社会上的不断指责,我们需要知道人民币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