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长春部分地区农村中老年人内脏脂肪与代谢综合症组分的关系,拟定内脏脂肪预测代谢综合症的切割值。在长春地区红光村和饮马河村以及吉林地区阿拉底村和大郑村选择40~70岁829名(306名男性,523名女性)常住人口进行调查。调查以健康体检形式进行,检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内脏脂肪、血压、血脂等。空腹8h采血,在吉林大学第三临床医院生化科检测血脂和血糖。血压检测采用水银柱血压计,受检者在安静状态下检测。内脏脂肪测定采用体成分计。代谢综合征的成分定义如下:收缩压≥130mm Hg和(或)舒张压>85 mm Hg,血清三酰甘油≥1.69 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03 mmol/L,空腹血糖≥6.1 mmol/L,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5项中具备3项及以上作为代谢综合征的临床检出标准。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将男性和女性按年龄分为40-49岁、50-59岁、60-70岁三个年龄段进行分析。本次研究所得主要结果:1.男性40、50、60岁段内脏脂肪分别为9.4±3.3、10.8±3.4、12.4±3.5,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女性40、50、60岁段内脏脂肪分别为5.8±2.0、6.2±2.2、6.7±2.1,女性60岁后内脏脂肪显著增高,P≤0.01。2.男性高血压率在40、50、60岁段分别为39.0%、49.6%、69.6%,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在40、50、60岁段分别为42.9%、34.3%、22.8%,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高血压率在40、50、60岁段分别为29.2%、39.4%、50.8%,有显著差异,P≤0.05;女性代谢综合症率在40、50、60岁段分别为13.6%、26.1%、30.5%,有显著差异,P≤0.05。3.内脏脂肪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内脏脂肪在女性中还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BMI与腰围、收缩压、舒张压、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关系。4.男性代谢综合症患者40、50、60岁段内脏脂肪分别为12.3±1.4、13.4±2.4、15.0±1.7,女性代谢综合症患者40、50、60岁段内脏脂肪分别为6.9±2.2、7.4±1.8、7.8±1.3。5.男性40、50、60岁段内脏脂肪分别为11.5、12.5、13.5时,女性内脏脂肪6.5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敏感性和特异性乘积最大。6.内脏脂肪正常个体中BMI<23、23-25、≥25组腰围超标率分别为16.6%、61.9%、80.0%,代谢综合症率分别为8.0%、14.2%、30.0%;内脏脂肪超标个体中BMI<23、23-25、≥25组腰围超标率分别为0%、83.3%、96.5%,高三酰甘油血症率分别为0%、42.9%、56.6%。以内脏脂肪、BMI为预测值各有141、115名代谢综合症被检出。其检出率分别为74.6%、60.8%。本次研究所得结论:1.内脏脂肪水平男性高于女性,且随增龄而增高。2.代谢综合症和其组分率随年龄递增。3.内脏脂肪与血压、三酰甘油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4.患代谢综合症组分数量与内脏脂肪有关,代谢综合症组分数量多,内脏脂肪高。5.内脏脂肪在女性≥7、在40岁段男性≥12、在50岁段男性≥13、在60岁以上男性≥14作为预测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值。6.内脏脂肪预测代谢综合症优于体质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