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β-连环蛋白(β-catenin)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在博来霉素(bleomycin,BLM)所致大鼠肺纤维化中的表达变化,以及孟鲁司特(Montelukast)对其表达的影响。从而更深入地探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了解孟鲁司特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为孟鲁司特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雄性健康清洁级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五组,即生理盐水组(NS组)、博来霉素组(BLM组)以及小剂量孟鲁司特组(A1组5mg/kg)、中剂量孟鲁司特组(A2组10mg/kg)、高剂量孟鲁司特组(A3组20mg/kg),各组均为15只。除NS组外,各组大鼠气管内一次性注入经生理盐水稀释的博来霉素溶液0.2ml(5mg/kg),构建肺纤维化模型,NS组大鼠予以等量生理盐水气管内注入。建模后第2天起,每日同一时间分别予以各组大鼠不同药物灌胃治疗,A1组、A2组、A3组分别予以5mg/kg、10mg/kg、20mg/kg孟鲁司特,NS组、BLM组均予以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灌胃干预后第7、14、28天均随机处死大鼠各5只。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观察肺组织大体形态,留取肺组织,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方法进行肺泡炎症和肺纤维化的观察,并进行程度评分;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ial Alveolar Lavage Fliud,BALF),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大鼠肺泡灌洗液中TGF-β1的浓度;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1)动物一般情况观察:NS组大鼠活泼好动、皮毛光亮,摄食正常,体重逐渐增加,呼吸平稳;BLM组大鼠活动减少,神情萎靡,反应迟钝,皮毛凌乱无光泽,摄食减少,消瘦,呼吸急促;A1组大鼠一般情况同BLM组相似;A2、A3组大鼠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活动逐渐恢复,皮毛稍凌乱有光泽,摄食量逐渐增加,精神状态亦随之好转,呼吸逐渐平稳。(2)NS组大鼠肺组织结构正常,肺泡形态完整,肺泡间隔无增厚,无炎性细胞浸润,肺实质无胶原纤维沉积;BLM组第7天时大鼠肺泡腔内能看到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增厚,病灶内肺泡萎陷,肺组织纤维化不明显;第14天肺泡炎症仍然存在,可见炎性细胞数量下降,肺泡间隔明显增厚,成纤维细胞增殖,可见纤维化区;第28天时肺泡腔内炎性细胞明显减少,肺泡结构严重破坏,肺间质出现大量成纤维细胞,大量胶原纤维沉积,严重纤维化形成,BLM组各时间点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评分与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1组各时间点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均接近BLM组,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A3组肺组织肺泡结构较完整,早期炎性浸润及中晚期纤维化区及胶原纤维沉积程度均较BLM组和A1组明显改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肺泡灌洗液中TGF-β1蛋白浓度:ELISA结果显示:TGF-β1在NS组中浓度最低,与NS组相比,其他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TGF-β1浓度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LM组相比,A1组BALF中TGF-β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各时间点TGF-β1浓度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各时间点TGF-β1浓度较A1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肺组织中β-catenin的表达:免疫组化结果显示:NS组大鼠肺组织中β-catenin有较少的表达,不同时间点均无明显改变;其他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肺组织中β-catenin表达较NS组都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LM组相比,A1组肺组织中β-catenin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各时间点β-catenin表达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3组各时间点β-catenin表达较A1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评分与β-caten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经单因素直线相关性分析,肺泡炎程度评分与β-catenin表达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第7、14、28天r值分别为0.77、0.81、0.64(P<0.05);肺纤维化程度评分与β-catenin表达之间亦存在正相关关系,第7、14、28天r值分别为0.68、0.74、0.70(P<0.05)。结论:1.本实验通过气管内灌注BLM成功诱导了大鼠肺纤维化模型。2.TGF-β1、β-catenin在肺纤维化形成过程中高表达。3.孟鲁司特灌胃能减轻BLM致肺纤维化大鼠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及TGF-β1相关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