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箔腐蚀工艺与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pig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电层电容器(Electrical Doube-Layer Capacitor, EDLC),又叫超级电容器(Supercapacitors),它以离子吸附的形式来储存电能。双电层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功率特性、超长的循环使用寿命、快速充放电能力和清洁无污染等优点,而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作为电源用于相机、笔记本、手机、备用电源及动力汽车等。目前,对于双电层电容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电极材料的活性炭制备,对铝箔集流体的腐蚀研究尚且不多,本文主要对铝箔腐蚀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影响进行研究。实验通过研究不同的活性炭、粘结剂、导电剂、载炭量及炭浆料的搅拌方式对双电层电容器性能的影响,确定制备双电层电容器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条件不同时,腐蚀的铝箔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从而确定最佳的铝箔腐蚀工艺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研究炭浆料的搅拌方式对双电层电容器电极分散性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搅拌工艺为:采用真空搅拌、分散砂磨机和高剪切分散乳化机结合搅拌电极浆料,用真空搅拌机将粘结剂搅拌0.5h,直至粘结剂混合均匀,加入活性炭和导电炭黑,继续用真空搅拌机搅拌3h,再用分散砂磨机搅拌电极浆料0.5h,然后用高剪切分散乳化机搅拌电极浆料0.5h,最后真空搅拌电极浆料1h。2)研究活性物质、粘结剂、导电剂、载炭量对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外比表面积为212.05m2/g,中孔孔容为0.183cm3/g的活性炭、质量百分比分别为0.8%的CMC和7%的PTFE作为粘结剂、导电炭黑作为电极材料最为合适,涂布厚度为100μ m。3)研究电化学腐蚀过程中,腐蚀的电流密度、腐蚀温度、腐蚀时间和腐蚀液中C1/S042-摩尔浓度比对铝箔腐蚀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确定电化学腐蚀的最佳工艺为:腐蚀电流密度为75mA/cm2,腐蚀温度为75℃,腐蚀时间为60s,Cl-/SO42-摩尔浓度比3:1,以此工艺腐蚀得到的铝箔为集流体,EDLC的比电容为155.5F/g,等效串联电阻为1.1Ω,能量密度为7.53W·h/kg,功率密度为16.57kW/kg,循环性能稳定。4)研究化学腐蚀过程中,腐蚀时间、腐蚀温度和Cl-/SO42-摩尔浓度比对铝箔腐蚀的电化学性能影响。确定最佳的化学腐蚀工艺:腐蚀时间为100s、腐蚀温度为80℃、Cl-/SO42-摩尔浓度比为3:1,以此工艺腐蚀得到的铝箔为集流体,EDLC的比电容为168.3F/g,等效串联电阻为0.9Ω,能量密度为8.16W·h/kg,功率密度为20.25kW/kg,循环性能稳定。
其他文献
现代怀旧理论本是处于文化研究领域边缘的话题,但是近年来在许多研究者的努力下,已经颇具成果。怀旧融会了心理学、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是一个十分庞杂
目的:运用代谢组学方法,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寻找冠心病血瘀证的相关代谢标记物,阐明冠心病血瘀证的证候本质。方法:1、筛选符合标准的健康人40例和冠心病患者227例,检
<正> 上次看了西班牙皇家马德里队和中国“健力宝龙之队”的足球比赛后,我想:足球场上的绿草与一般的草就是不一样,能够经受得起如此激烈的“龙马”大战。如果把这些草的DNA
期刊
随着电子产品向微型化、薄型化、高精度化的方向发展,表面组装技术(SMT)成为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技术和工艺之一。焊膏是SMT中不可缺少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焊接品质,
一、关于军事设施的保护范围$$ 通过界定军事设施的含义,明确军事设施保护的范围,是一些国家立法中的普遍做法。如美国规定,军事设施指在美国各州、哥伦比亚特区以及波多
报纸
无创伤诊断的脉诊作为传统中医诊断方法之一,谱写了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仍被学者研究。但脉诊一直靠医生客观体察患者脉象并给出诊断意见,使得其传授和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为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干好工作、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基本前提。基层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是其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履行职责,取得工作成效的内在品质
法兰克福学派的科学技术批判理论,在西方科学技术批判思潮中是最引人注目,最具有影响力的。考察并弄清该理论生成的缘由,是科学技术批判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分析科学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诊断方式,被运用于诊断患者身体状况,特别是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传统的中医脉诊主要依靠医师的主观判断,缺少客观的证
<正>"理论之死"(尼尔·路西)、"理论之后"(伊格尔顿)、"反理论"(罗蒂、泰勒)、"理论的抵抗"(斯坦利·费什、保罗·德·曼)等种种"后"理论的声音表征了文论的全球性转向与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