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我国超重肥胖率正呈快速增长趋势。除了膳食因素,缺乏身体活动和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导致超重肥胖的关键因素。目前没有专门针对我国成人预防超重肥胖的适宜身体活动量和闲暇静坐时间推荐量。开展身体活动和闲暇静坐时间的推荐量和影响因素研究,有助于维持和提高居民身体健康。研究目的旨在了解我国成人身体活动和闲暇静坐时间的变化趋势和特点,提出预防超重肥胖的适宜身体活动量和闲暇静坐时间,探讨身体活动和闲暇静坐时间的不同百分位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与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根据研究目的,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1991-2011年九省区18-60岁成人,其中男性为8,587名,女性为9,232名。描述身体活动和闲暇静坐时间的变化趋势。第二类选取2004年-2011年至少参加了两轮调查,且在2004年进入队列时体质指数正常,2006-2011年体质指数大于等于18.5的成人,其中男性为2,001名,女性为2,242名。利用重复测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方法分析预防超重肥胖的适宜身体活动量和闲暇静坐时间。第三类选取2004年-2011年至少参加了两轮调查的成人,其中男性3,752名,女性3,983名。应用纵向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各种因素对身体活动和闲暇静坐时间的不同百分位的作用。研究结果1.从1991年到2011年,我国成人身体活动逐渐下降,其中主要以职业性身体活动、家务性身体活动和交通性身体活动下降为主。虽然,男性和女性休闲性PA出现缓慢上升,2011年分别达到5.8MET.h/w和4.2MET.h/w,仍远低于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推荐量。2.2004年,我国成人总闲暇静坐时间以看电视和阅读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总闲暇静坐时间不断增加,特别是使用电脑时间。2011年,总闲暇静坐时间以看电视和使用电脑时间为主。3.对于男性来说,18-44岁年龄组预防超重肥胖的总身体活动切点值为141.62MET·h/w,休闲性身体活动为17.44 MET·h/w。对于45-60岁年龄组,总身体活动切点值为158.70 MET·h/w,休闲性身体活动为20.72 MET·h/w。对于女性来说,18-44岁年龄组预防超重肥胖的总身体活动切点值为99.49 MET·h/w,休闲性身体活动为11.36 MET·h/w。45-60岁年龄组,总身体活动切点值为188.50MET· h/w,休闲性身体活动为23.09 MET·h/w。4.对于男性来说,18-44岁年龄组预防超重肥胖的总闲暇静坐时间切点值为11.34h/w。男性45-60岁年龄组切点值为14.04h/w。对于女性来说,18-44岁年龄组预防超重肥胖的总闲暇静坐时间切点值为8.36h/w,而45-60岁年龄组切点值为17.16h/w。5.身体活动不同百分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受个人因素和社区因素影响。对于男性,年龄和婚姻对总身体活动是正向关系,教育、收入和城市化对总身体活动是负向关系;年龄对休闲性身体活动低百分位是负向关系,婚姻、教育、收入和城市化对休闲性身体活动低百分位是正向关系。对于女性,婚姻和收入对总身体活动是正向关系,年龄、教育和城市化对总身体活动是负向关系。年龄和婚姻对休闲性身体活动低百分位是负向关系,收入、教育和城市化对休闲性身体活动低百分位是正向关系。6.闲暇静坐时间不同百分位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受个人因素和社区因素影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年龄、婚姻对总闲暇静坐时间都是负向关系,教育、收入和城市化对总闲暇静坐时间都是正向关系。对于男性,年龄和城市化对看电视时间的高百分位是正向关系,婚姻,教育和收入对看电视时间的高百分位是负向关系。收入和城市化对使用电脑时间的高百分位是正向关系,年龄、婚姻和教育对使用电脑时间的高百分位是负向关系。对于女性,年龄,婚姻,教育和城市化对看电视时间的高百分位是正向关系,收入对看电视时间的高百分位是负向关系。教育、收入和城市化对使用电脑时间的高百分位是正向关系,年龄和婚姻对使用电脑时间的高百分位是负向关系。结论过去的二十年间,我国成人身体活动呈逐渐下降趋势,闲暇静坐时间呈逐渐上升趋势。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都是我国成人身体和闲暇静坐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而且对处于不同百分位人群的影响不同。应不断完善中国居民身体活动指南,并制定静坐时间指南。确定重点干预对象,开展针对性的宣传教育。促进我国成人身体活动的增加,改变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